迪士尼|爱优腾芒D2C的2.0阶段该做什么?( 三 )
发片单很重要,但核心是要让真正花钱的用户看到
每年的“金九银十”几乎也是各家平台集中发布下一年内容前瞻的时刻,爱奇艺、优酷和芒果TV都在十月拿出了2022年的片单,最后出场的腾讯视频也在11月3日刚刚发布了以《三体》剧集为代表的2022年待播片单。
从数量上来看,爱优腾芒几乎都已经到达了Netflix的水准,动辄便是上百部新作,最少也有四五十,光是从产量来看,几乎已经到了吊打迪士尼和华纳这些老牌娱乐巨头公司的程度。
当然国内流媒体平台的片单长期以来已经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数量太少,而是最终实现的不多,毕竟不同于Netflix或是华纳要么是放预告要么是幕后制作特辑,国内平台常常是“开局一张图”,很多作品在发布时基本只有一张海报和主创信息。
文章插图
当然这里的“过度承诺、兑现不足”其实是另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整体而言发片单显然是必要的,毕竟“画饼”也是娱乐行业的常见营销手段,只不过内容生产的巨大不确定性也确实无法保证每部作品都可能最终和观众见面。
而爱优腾芒如今的片单发布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对象错位,就像之前所说,不论是Netflix的全球影迷盛会还是DCFandome或是接下来的Disney+Day,其面向的受众几乎完全都是终端用户。如果不是Netflix的订阅用户,显然不太会花费好几个小时去看一场预告片联播,同时DC与漫威的忠实拥趸,也绝对不想错过心爱的IP接下来的发展动向。
爱优腾芒历年的片单发布会,几乎清一色都被冠上了“招商”的名头,这放在过去当然也非常容易理解,曾经的视频流媒体主要收入来源几乎只有广告,因此有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适合什么样的广告调性,自然需要第一时间先让广告赞助方有所了解,至于用户的需求确实可以退而求其次。
然而时代变了,现在所有平台都领略到了订阅制的魅力,因此不论是内容制作还是营销导向其实都开始以用户需求与体验为最高优先级。这也是为什么当古装偶像IP剧不再能吸引订阅之后,爱奇艺便率先引领起了短剧剧场的热潮,同时提出了分众内容与D2C的战略转向,甚至因为用户的抱怨,主动取消了“超前点播”放弃收益。
文章插图
订阅收入已经成为头部视频网站的营收大头,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大占比的潜力,而广告不仅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影响缺乏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和用户体验背道而驰。
即便如此,各个平台却依然还保持着这样的业务惯性,一年之内两三次的大型发布会,主要对象要么还是广告主要么就是业内公司以及媒体,尽管也有线上直播,但试问有什么剧集或IP的粉丝会去守着看各个平台的高管侃侃而谈各种互联网词汇与商业策略。
换句话说,部分平台像是爱奇艺和芒果TV已经逐渐在内容层面开始采用D2C模式,大量的原创自制内容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细分领域的受众采取更加精准的内容区隔,从这个角度来说D2C1.0已经在逐步实现,当然还有一些平台也在亦步亦趋的缓慢反应,但迟早这种趋势性的转向是无可避免的。
而取消了“超前点播”和试图尽力弥合订阅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分歧之后,在国内市场的增量用户已经出现瓶颈的情况下,如何维护好与存量用户之间的关系,显然才是爱优腾芒们下一步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这个层面来说,或许B站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尽管自己的IP和内容储备量还不够,但B站这些年打造的BiliBiliWorld和BilibiliMacroLink等平台向的粉丝活动,也都显著提升了其平台用户黏性。当然,爱奇艺每年的“尖叫之夜”,虽然看点是明星云集,但也开始逐渐增强与粉丝的互动,即使本质上更类似于晚会,包括旗下的随刻前不久在重庆举办的“精彩大会”也可以视为破局点;而今年被延期的芒果TV“青春芒果节”,以一周的时间通过各种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来增强粉丝粘性,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尝试。但需要注意的是,视频网站们的不断尝试其实还是需要如何深度思考与平台内容的结合关系。
推荐阅读
- 投资人|死在爱优腾之前
- 视频|死在爱优腾之前
- 影视剧|最严短视频新规出炉,爱优腾绞杀影视剧二创UP主
- 上海市消保委|二手平台玲娜贝儿炒至上万元?迪士尼称将加大玲娜贝儿补货量
- 迪士尼|“元宇宙”走红!炒房团进入虚拟房产交易,一周交易额超1亿美元
- 迪士尼|YouTube正与迪士尼商谈继续分销内容
- siri|SiriusXM(SIRI.US)聘请迪士尼(DIS.US)前高管担任首席产品及技术官
- 腾讯|黑天鹅飞过,扑灭了爱优腾扭亏的小火苗
- 耽改剧|没了超点,爱优腾日子更煎熬?
- 爱奇艺|黑天鹅飞过,扑灭了爱优腾扭亏的小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