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百度转向:从技术派到工程派( 三 )


有意思的是,自动驾驶行业对特斯拉情绪复杂。不少人认为特斯拉低成本的、单纯依靠视觉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减配版本,最多算是过渡方案,并对其嗤之以鼻,视之为异类;另一方面,又为其股价一路高歌、车辆大卖而感到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这种态度也被延伸至百度和少数公司提出的“单车智能+车路协同”方案上。自动驾驶行业不少人认为,提出“车路协同”,是因为“车”的自动驾驶研发能力不过硬,才需要“路”的协同。
事实上,“技术派”和“工程派”都有可能成功,也都会遭遇巨大的困难;而且在多学科融合、科学与商业共舞的今天,已经很难区分出纯粹的“技术派”和“工程派”,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底层是一个庞大的实时数据架构系统,它或将创造出远比让一辆车实现无人驾驶更大的社会价值 ?,但同时百度和蘑菇车联这样的公司也需要跨越更大的技术难关,让庞大的技术体系做到高效、协同,并快速掌握与政府做生意的方法。
另一方面,谷歌旗下Waymo以及其中国追随者也有可能不为所动,在自己相信的单点技术上实现质的突破,最终实现“翻盘”。
重要的事情可能是,在资本环境多变的当下,自动驾驶公司快速找到自我造血的方法,形成“落地-获取数据-算法迭代-落地”的增强回路。商业化是无数个0前面的那个1。
如果继续回避自动驾驶如何赚钱的话题,这些创业公司或将在未来一两年内关闭或者被收购。现阶段的商业化规模也将逐渐拉开自动驾驶公司技术能力的差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