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电商平台自动分享你的购物记录?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来了
文章插图
近年来,
电商产业以其数字化、开放性
及较高的性价比,
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购物方式。
但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大数据分析、
精准推送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热点和维权难点。
文章插图
新闻发布会
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相关平台企业行为,江苏省消保委对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考拉海购、网易严选、唯品会七家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代表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相关条款及功能进行调查,并于11月9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调查情况。
存在问题
文章插图
01 基于个性化展示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可点开图片查看,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平台规则默认收集非必要信息
调查中,七家平台均将基于个性化展示的商品、服务的展示浏览功能与用户协议捆绑,要求消费者默认同意接受平台收集处理消费者的设备信息、服务日志信息、浏览搜索记录等信息,以便平台通过消费记录和习惯向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商品展示。
(2)个人信息持续被收集、展示功能关闭键隐蔽
调查中发现个性化展示功能看似便利,实则限制了消费者浏览及购物自由,如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成功后,基于大数据的推荐,依然会频繁收到已购产品的推送,既不智能,更影响购物体验。在研究个性化推送能否关闭时,七家平台在用户/隐私协议中均明确表示如消费者不愿意使用相关推荐可以关闭个性化展示。
但省消保委发现①个性化展示关闭功能隐蔽、不易寻获,与平台默认注册及同意开通相关功能相比,消费者处于权利义务不平衡地位。②平台只提供了个性化展示关闭功能,而未提供信息收集终止功能,即消费者即使选择关闭定点推送,其消费习惯、搜索记录等信息依然在被强制收集状态下,个人信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省消保委认为
根据消费者的购物记录、消费习惯进行分析进而推送商品的个性化展示不是网购的基本功能,也不是网购平台的必须功能,设备信息、服务日志信息、浏览搜索记录也不是实现网购平台基本功能必要的个人信息。平台要求消费者接受收集非必要信息属于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以及个人信息安全。
02 平台第三方共享信息条款有待完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虚假粉丝|抖音:专项打击平台虚假粉丝现象,共整顿账号 23.15 万个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安九|网红安九售假雅诗兰黛,条形码无商品信息,多个平台鉴定为假货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平台|抖音发布首份安全透明度报告 推动平台治理公开化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出行|网约车监管平台发布去年 12 月行业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