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商务厅|“双十一”新力军——浙江乡村共享数字红利


浙江省商务厅|“双十一”新力军——浙江乡村共享数字红利
文章插图
松阳茶园。 浙江省商务厅 供图
中新网杭州11月11日电(采访人员 奚金燕)“双十一”线上狂欢已接近尾声,而线下繁忙高峰才刚启幕。
一头是新鲜的千岛湖活鱼“游到”城市餐桌,一头是物美价廉的网购商品送货进村……在“数字经济大省”浙江,城乡要素双向涌动,交织成了“双十一”期间一幅特殊的图景。
近年来,浙江倾力打通乡村触网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探索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路径,让沃野乡村共享“数字之光”,迈向共富之路。
销售高峰过后 快递进村开启“竞速”模式
初冬清晨,在永康市舟山镇,一辆绿色的快递车满载着“双十一”包裹,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驶向大山深处。
浙江省商务厅|“双十一”新力军——浙江乡村共享数字红利
文章插图
浙江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站点。 浙江省商务厅 供图
“前天才下的单,没想到今天就到手上了!”方山口村村民徐月英拿着刚收到的衣服,乐呵呵地说道。
方山口村位于浙中群山深处,位置偏远,过去村民们取快递都要赶去镇上的快递物流点取件,来回路程需要个把小时。
“以前要么不买,要么就是攒着买,一次性取回来。”徐月英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快递到家”的服务。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网购”成为了农村消费新潮流。据不完全统计,浙江进村快递中80%为电商快递件。然而由于农村快递数量少、频次低、收发地点分散、运距长,很多快递公司设点大多只到乡镇一级。
浙江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打通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浙江加快构建以县城和重点乡镇为中转、村级服务点为基础、入村到户配送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布局建设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站点。
因地制宜之下,浙江探索出了多种路径。如武义县整合多种物流资源,在民营快递不通达的乡镇试行快递进村共配工作;淳安县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化运营、先补贴后市场化的方式,推广村级电商物流班车项目。
据悉,目前浙江全省建制村四个以上品牌快递服务进村覆盖率已达99.25%,预计年底前将实现全覆盖。
浙江省商务厅|“双十一”新力军——浙江乡村共享数字红利
文章插图
“村播”在猕猴桃基地直播带货。 浙江省商务厅 供图
农产“触网”加速跑 农民丰收打包忙
快递加速进村,也让农村的“土特产”搭上了电商,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这些天,“双十一”络绎不绝的订单让千岛湖活鱼基地格外忙碌。阳光下,一条又一条映着粼粼波光的有机鱼被捕捞起来,装进充氧袋中,发往全国各地。
从千岛湖“游”进千家万户,改变就发生在这些年。“以前胖头鱼在打包袋闷5、6个小时就死了,快递公司不愿接这样的业务。外地人只能就买现杀的鱼或是冷冻的鱼肉,销量一直上不去。”千岛湖鱼老板王飞飞回忆说。
“现在研发了充氧袋包装,鱼的平均存活时间能达到72小时以上。”王飞飞告诉采访人员,拥抱电商以后销量猛涨,去年销售额超一千万元,也带动了附近许多农户增收致富。
【 浙江省商务厅|“双十一”新力军——浙江乡村共享数字红利】流程再造,让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损耗大幅降低。物流电商协同赋能之下,越来越多“养在深山人未识”的湖鲜山珍加速飞出大山。
在浙西南茶叶之乡——松阳,50多岁的茶农陈家增直言“今年可以过个好年”。就在前些天,“双十一”订单激增,陈家增加班加点,采制了一百斤秋茶供应给电商企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