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本|双十一收官,看中国制造背后的创新与韧性


轻薄本|双十一收官,看中国制造背后的创新与韧性
文章插图
作者 | 小葳
出品 | 子弹财经
近年来电商大促,无论京东和天猫,还是抖音和快手,在各家直播间里有关数码、美妆、时装等领域的销售榜单中,中国制造的商品占比越来越多。今年双十一,很多国产品牌在1小时内的销售额便已超越去年全天。李佳琦、薇娅直播间销量最高的前十个单品中,中国制造的就占据七到八席。在中国自主品牌的商品正逐渐赢得国内Z时代年轻人认可的同时,殊不知中国制造背后却有着“中国智造”的一面。
1、从Made in China迈向“中国智造”回顾历史,每一次中国在世界舞台扬眉吐气,都是中国制造强大而鼎盛的时期。
中国制造第一次站上世界舞台,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从那时开始,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世界第一次为东方精美的瓷器和丝绸惊叹,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了神秘的东方文化。靠着一家家手工作坊,中国制造得以在2000多年前就令世界趋之若鹜。
“凡是世界上最为珍奇宝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马可·波罗游记》曾这样描述当时元大都国际贸易的盛况。
轻薄本|双十一收官,看中国制造背后的创新与韧性
文章插图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再次影响世界。“Made in China”以其特有的价格优势摧枯拉朽般迅速覆盖全球各个角落,我们以世界工厂的角色深刻嵌入到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深入,越来越多新国货完胜洋品牌,「Made in China」逐渐摆脱了山寨、廉价、低质的负面标签,中国制造正向着更高品质、更好设计、更高科技的方向不断进化。
从铁路、桥梁、港口、机场、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到航空、机械、汽车、消费电子等产品生产,中国制造的口碑在全球越来越响。当中欧国家的街道上行驶着中国制造的电动巴士,非洲广袤的平原上奔驰着中国制造的铁路机车,中国制造正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目光聚焦当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崛起的今天,中国制造正处在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5G、物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浪潮,让世界各国一同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同时给中国企业借助“智能制造”弯道超车创造了机会。
轻薄本|双十一收官,看中国制造背后的创新与韧性
文章插图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增长。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已成为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双十一期间,从带着科技属性的中国潮牌的火爆销售情况可以看出,越来越多 “中国智造” 的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改变着普通人的生活。
2、科技创新和智能生产助推“中国智造”崛起折叠屏幕、隔空充电、机器人做咖啡、VR电影、无人机探险、刷脸门禁、刷脸支付……这些原来只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现在已经触手可及。而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的创新成果,让国内消费者看到了未来更加美好的科技生活,“中国智造”也登上了市场舞台。
这其中,作为一家从PC制造起步的全球化企业,每年投入100多亿研发的联想已经成为“中国智造”的代表之一。
轻薄本|双十一收官,看中国制造背后的创新与韧性
文章插图
近期,联想陆续推出了ThinkPad X1 Fold折叠屏笔记本、ThinkBook Plus 2墨水屏笔记本、motorola razr 5G折叠屏手机、moto隔空充电、拯救者LA2智能嵌入式控制器等多个创新产品与技术方案,这些“中国智造”黑科技在业界拿下多个“全球首款”,赢得市场好评不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