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热闹不再的双11,“割韭菜”套路有多深?( 三 )


11月9日,网易严选CEO梁钧在回答员工提问的内部信中首次提及了去年退出双11的原因,“双11本该是用户通往优惠消费的一条大道,现在却被众多商家设计成了一座迷宫,所以严选退出的是那个‘充满套路、鼓吹消费主义、变了味的双11’。”
“回想2009年,那个时候的双11很简单,就是所有产品打五折,当时消费者是真心喜欢双11这个节日的。” 网易严选市场负责人吴迪裴感叹。
而又有谁还记得,这一天本来是光棍节呢?
为什么双11变了?
电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双11历经的变化,与电商平台间的内卷高度相关。
一个老生常谈的事实是,互联网的红利随着网民基数的不断扩大已经见顶。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7-9月,网上商品和服务当月零售额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放缓;此外,我国移动购物App行业月活跃用户数已经逼近11亿,渗透率突破92%,触及天花板。
蛋糕变大的速度放缓,但分蛋糕的人却在猛增。双11本是由阿里发起的购物狂欢,然而如今这条赛道已愈发拥挤。
京东、拼多多后,如今抖音、快手等平台也相继入局。其中抖音甚至在今年的10月15日就已经推出了“双11好物节”,快手也将自己的“116品质购物节”提前至10月20日开始。
与此同时,各大平台都不希望只来蹭淘宝的热度,因此在双11之外,京东的618年中大促、快手的616品质购物节、抖音的818新潮好物节等购物节层出不穷,而拼多多更是推出“百亿补贴计划”,并宣称要让“用户每天都过双11”,希望把单一的节日优惠转化为用户一整年都能享受到的福利。
从时间线上来看,拼多多2019年618开启百亿补贴大战后,当年12月聚划算就同样以百亿补贴对标拼多多。
而李佳琦的出圈,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双11。自此之后,直播电商走上风口,也就此开辟了购物节的另一块战场。2020年,李佳琦、薇娅为预热双11,在10月20日的成交额合计达68亿元,今年这一数字更是高达189亿元。
但无论是贯穿全年的购物节,还是时刻都能买到“全网最低价”的直播带货,无形中都在消解用户对双11的“低价认知”。“被主播们轮番训练后,消费者已经不在乎五折了。”有行业人士表示。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当下的情况是淘宝有意而为之,毕竟双11销售额增速的下滑与淘宝直播的崛起,几乎无缝衔接,相比双11,平台还是更希望将“低价认知”转移到直播这项业务上。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购物节的内卷日渐严重,但平台仍可以借此圈住存量竞争阶段至关重要的流量,并尝试进一步挖掘这部分流量的最大价值。
如今年双11,品牌自播正在成为新趋势,而淘宝App也相应地在首页上线了"直播"一级频道,为商家直播引流;京东则推出10项举措对中小商家简化规则、降低参与门槛,并给予流量扶持。对中小商家的扶持,是满足消费者长尾需求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面对已经13岁的双11,消费者们的观念正在逐渐趋于理性。豆瓣平台中,省钱小组蔚然成风,除了组员超30万的“不要买”以外,还有“抠门男性联合会”、“抠门女性联合会”、“薅羊毛”、“丧心病狂攒钱”等,均有接近十万名组员。
“购物时我不会分双11和平时,需要买什么就跟跟团购,都是好价。而且,我觉得双11、618会比平时购物流程更麻烦,相比平时,在购物节购物的频次反而会变少。”有“抠组”的资深组员表示。
在此背景下,双11未来或更加平淡。
注:本文是雷达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