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看完100个新消费品后,我总结了3种创新公式( 二 )
文章插图
2)营销端
三顿半的营销体系也非常科学系统。
① 产品研发阶段,找大量消费者提意见
和下厨房等美食机构和美食大V合作,让他们做样本产品的体验和测试。
在展会上通过试饮,收集反馈。
在2018年的上海春季展会上,三顿半做了2000份的试饮,收到1000多份调查问问卷。
文章插图
② 打造产品的KOC,放大口碑效应
对新创品牌来说,KOC是天然的种子用户与口碑传播者的最优选择。
三顿半专门有人负责在各个渠道留意品牌相关的 UGC 内容,经过团队预判后觉得有“领航员潜质”的,就会给对方寄产品并保持沟通。
③ 用户粘性打造:返航计划
品牌与特色书店、商场等线下空间合作设点,用户可以自行在线上预约前往“返航点”。用空罐兑换周边,打造社交货币。
2. 第二层,做到了产品创新这个层面的产品,没有像在供应链端运用新技术首创某个品类,但在现有品类里,提出了差异化的玩法或者升级。
- 比如做到了提升质感:拉面说,从传统的泡面到在家能吃一碗体面的拉面,打造“家中拉面馆”。
- 做到了场景创新:认养一头牛,自建牧场,推出“认养”奶牛的订奶模式,消费者可游戏云养牛,观看直播牧场等,大大提升信任感。
- 先弄个2万篇小红书;
- 再弄8000个抖音快手;
- 再弄2000个B站;
- 再在知乎铺2000篇问答;
- 而后搞定薇娅,李佳琦等头部网红,顺势搞抖音中腰部主播。

文章插图
品牌们对外宣讲的故事也都是批量炮制。做饮料的,一定得搬出“零唐零脂”的概念,之前是元气森林气泡水,现在是各种低度酒;做食品的,就养生减脂、方便速食,就连薯片这种“垃圾食品”现在也是“健康零食”了;做彩妆的,只要跟国潮扯上关系,瞬间好像就“高端”起来了,以至于炸串都包装成了国潮风。
二、资本打造新消费品的逻辑OK,以上就是新消费品的A面逻辑:创新壁垒,打磨产品,真需求伪需求,营销ROI……都是拿到台面上来讲的故事。
但道理是道理,实操是实操。这个世界真正的运转逻辑,有时候并不是台面上的规则,而是B面“你懂得”规则。
很多消费品,并不是这样的操作思路或者初心。他们并不是奔着打磨百年品牌基业长青去的,开局就是拿了资本快速扩张走量,全面复制现有打法,即使是亏钱,但只要做高和刷高流水,就能上市或者卖掉,很快就能套现。
所以现在说新消费品充满了泡沫。
资本式的B面逻辑:
资本为了造风,用钱砸赛道→创业者拿去做产品、造概念→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的博主和平台拿了广告费帮宣传→消费者看了宣传,买到了更新更潮更做自己的“精致生活”。
创业者和投资人在这个游戏中,赚的不是利润分红的钱,而是市值上升的钱。
今年快手作为直播公司即将上市的时候,很多跟直播相关的概念股以及暗盘交易就大涨260%。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建设|日照:建设数字社会 让生活更美好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买家|网购到底有多不靠谱?看完网友分享的这10张照片让你知晓一切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生活必须品|那些奇葩的网购经历,“人脸手机壳,脑瓜崩神器”看完不怕你不笑
-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巨人网络:拟与黄金搭档就消费品数字营销领域展开合作
- 趋势报告|2022年,消费品牌如何把握新的商业脉络?
- clv|如何选择小众赛道?先对消费者进行价值评估
- 消费者|消费者哪些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