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服务差、问题产品、双标严重……便利店洋品牌们怎么了?


便利店|服务差、问题产品、双标严重……便利店洋品牌们怎么了?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锌财经(ID:xincaijing),撰文麦莒,编辑大风,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图虫网。
全家又出问题了。
“2021年第一架居然吵给了它。”黎小姐发了一条朋友圈,配着一张全家便利店的招牌照。不到十分钟,便引来了十来位义愤填膺的回复——
“真实了,常去全家的应该都吵过吧?”、“论yygq(阴阳怪气),全家服务员还没输过谁【哭笑】”、“你也买着过期面包了?”……
翻开大众点评部分全家门店的点评界面,“店里苍蝇特别多”、“一股子劣质奶油味道”、“饭团明显偷工减料”、“吃完就觉得肚子隐隐作痛”、“收银员态度恶劣”等一系列负面评价屡见不鲜。一线消费者的真实反馈,与全家追求的“贴心般的家人般的感受”大相径庭。
从曾经的日系光环到如今的问题频出,全家便利店进入中国后经历了前期的水土不服,和后期的激进扩张。为了占据市场,全家放弃了在本土那套精耕细作的方法,依靠加盟模式狂野奔跑。
这种野蛮生长的模式导致了食品安全屡出问题,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全家试图用牺牲产品质量的方式换取有限的市场占有率。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连食品安全的底线都没有能够守住。
昔日高大上的便利店,也在步步走下神坛。
01昔日的快速崛起,埋下现在的隐忧全家便利店是一家日本连锁便利商店集团,在中国、泰国、韩国及美国开有连锁店。2004年7月,由顶新(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台湾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日本FamilyMart 株式会社、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以及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申请设立的“上海福满家便利有限公司” 成立,并于2004年7月开出第一家全家便利店。
戴着“日系+台湾”的混血光环,短短几年,全家便覆盖了全国一线城市。
《2020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家便利店在中国共有门店2801家,超过罗森、7-Eleven成为日系便利店之首。
快速扩张的基础是全面放开加盟。
在全家的加盟简介里显示,全家加盟手段分外部加盟和内部加盟两种。所谓外部加盟就是外行人无需参加任何培训,只要有钱、有门面,招店长和员工来管理店铺就可以;内部加盟则要求夫妻关系的契约主体两人专职经营。两者均需要6万加盟费,合作经营期为5年。
外部加盟可以完全做甩手掌柜,每月月底和总部分钱,加盟者拿大头。内部加盟的收益会少很多,分为“毛利-水电-房租后4万以内分70%,4万以上分50%”和“销货毛利*38%”两种方式,全家还会为日营业额很低的店铺提供最低收入保障。
便利店|服务差、问题产品、双标严重……便利店洋品牌们怎么了?
文章插图
这样看似诱人的加盟政策吸引了大量加盟商。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7-11和罗森在中国大陆的加盟店比例分别是40.4%和49.6%,全家则超过80%。
真的经营起来,又怎么样呢?
02没有品控的疯狂加盟实际上,快速扩张让全家的品控十分糟糕。
随着迅速扩张,全家的供应链管理和门店管理过程中,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产品质量逐渐走低,门店环境也每况愈下。
便利店|服务差、问题产品、双标严重……便利店洋品牌们怎么了?
文章插图
在大众点评上全家部分门店的点评界面可以看到,对便利店员工服务的投诉越来越多。“全程一脸不耐烦”、“骂骂咧咧”、“服务态度巨差”、“空着玩手机却说很忙”,这些评价来自不同全家门店,却一致指向了全家的服务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