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市发改委:强化信用修复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来,按照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我市大力开展企业诚信教育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多措并举引导失信企业主动完成信用修复,切实疏通企业发展“堵点”,帮助企业恢复发展活力。
开展修复培训
帮助失信企业及时恢复信誉
我市自2019年7月起全面开展企业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并在“信用中国(四川绵阳)”网站设置专栏,公布企业信用修复指南,适时组织失信企业参加信用修复培训,鼓励企业自主完成信用修复。今年以来,市发改委会同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修复专题培训会1场,指导各地开展2021年度诚信教育暨信用修复专题培训会7场,累计参训人数达280余人,全市共完成387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实现信用修复零违规、零投诉。
优化修复流程
多部门联动提升修复服务效率
为进一步优化信用修复流程,缩短失信企业办理修复时间,市发改委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从规定的3个工作日初审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同时,为避免企业多平台重复进行信用修复,一方面加强了国、省、市三级信用网站数据和修复结果上下同步,修复工作不断提速;另一方面,市发改委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在“信用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绵荟融通”多个部门的平台对信用修复结果进行互认互通,让失信主体进行信用修复真正实现了“一次都不跑”,全程网上办理,只修复一次。
营造诚信氛围
不断推动守信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来,市发改委会同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等相关部门印发《2021年绵阳市社会诚信及征信宣传活动方案的通知》,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各地开展诚信及征信系列宣传活动。今年全市共86家企业获评四川省“诚信企业”和12人获评四川省“诚信企业家”。此外,市发改委还通过“信用中国(四川绵阳)”网站发布失信治理宣传信息326条,发布电信网络诈骗、互联网虚假信息、金融、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风险提示1086条,公示联合奖惩典型案例120余例,切实让诚信教育深入企业文化,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来源:绵阳市发改委_工作动态】
【 修复|市发改委:强化信用修复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