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提示:社交平台防泄密信息加密勿从简
个人信息保护提示:社交平台防泄密 信息加密勿从简发布时间:2021-11-13 22:17:40 信息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11月2日,采访人员从吉林省消费者协会获悉,近年来,因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而导致损失的侵权案件屡见不鲜,《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以往受理投诉咨询的经验,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向社会发布提示,并对广大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五点建议。
信息加密勿从简。加密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屏障,设置一个混合型的密码,保证自己的密码定期更换,不要选择自己的名字、生日或123456等容易被猜到或组合简单的密码。
信息填写要谨慎。在网站上填写自己的信息时一定要谨慎,要了解填写的必要性,防止自己的信息外泄,不要轻信网页弹出的窗口。
APP功课要做足。一是应用程序应在苹果商城、安卓官方商城、官方网站等经过安全认证的官方渠道下载。切勿通过陌生短信提供的链接、未经官方认证的公众号等渠道下载应用程序,以免安装捆绑了“流氓”软件程序,导致个人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集。二是使用App时注意隐私保护,很多App都需要通过注册帐号或开启定位等来体验完整的功能,在注册账号时需要设置头像、昵称等信息。建议消费者在设置此类信息时,如非必要,尽量避免使用自己的真实照片和姓名;对需要开启定位功能的,可自行在手机中设置“仅使用APP期间”打开。
社交平台防泄密。在使用线上社交软件时,部分消费者会在不经意间将自己或亲属的姓名、所在单位或学校、出行情况等在“朋友圈”进行晒图,如火车票、飞机票等就可能含有身份证号、二维码的敏感信息。消费者应谨慎分享含有个人信息的照片,如确需分享,可以对含有个人信息的内容进行模糊处理或对分享范围进行分组设置。
快递包装巧处理。快递包装上通常都会有含有姓名、电话、地址的快递单,包含消费者下单时所预留的个人信息。在收到快递并拆除包装后,不少消费者会随意处理此类含有个人信息的包装盒,建议消费者在丢弃包装前,撕去包装盒上的个人信息或对其进行涂抹遮盖处理。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个人信息保护提示:社交平台防泄密信息加密勿从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
推荐阅读
- 安九|网红安九售假雅诗兰黛,条形码无商品信息,多个平台鉴定为假货
- 邮件|华为花瓣邮箱 App 新版测试:支持多账号登录,新增保护邮件活动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当禁止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菜市场|超市菜市场 办年货个人防护要注意
- 过节|跟马云有过节的4个人,有3个来自腾讯,还有一个请客唯独不请马云
- 程序|安徽博物院支付宝小程序上线 数字化成文物保护传承新路径
- 智通财经|太钢不锈(000825.SZ)董事柴志勇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被证监会立案
- 泄露|松下称黑客在网络攻击中获取了求职者的个人资料
- 浙江大学|IEEE正式推行首个隐私保护机器学习国际标准 蚂蚁集团参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