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虚拟人经济,与二次元无瓜( 二 )
阿里也没有放弃任何与元宇宙潮流挂钩的机会。凭一张神颜证件照刷屏的AYAYI是阿里打造的超写实虚拟人,不仅妆容风靡小红书,还在今年9月正式入职天猫,后续职将成为 NFT 艺术家、数字策展人、潮牌主理人、顶流数字人等等,职业路径也铺得都明明白白。
字节、网易、百度等也在通过投资、收购的方式,各显神通,纷纷进入赛道。可以发现,诸多新晋虚拟人目标用户并非只有以往的二次元人群,因为他们凭借不同的职能,正在四处圈粉。如果只将视角锁定在二次元的娱乐场景,那么虚拟人有限的市场价值,只会聚集在少数几个像初音未来、洛天依这样的头部IP上。但若将眼界拓宽至更广阔的场景,就会发现打破次元壁的虚拟人们瞄准的将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从教育、媒体到文旅,总之虚拟人活跃的地方逐渐告别了二次元标签,并在真实场景中衍生出上了未来世界的科技感和沉浸感。
二、虚拟人是风口,也是未来
有人说虚拟人是踩了元宇宙的风口,还没吹稳,却已经伸出了镰刀。但笔者觉得无论是从接受度、技术成熟度以及商业前景来看,虚拟人已经起风了,并在不可逆的数字世界里关乎人类的未来。
文章插图
商业化是底层的市场需求,而更大的需求来自人本身对虚拟人的情感需求。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虚拟消费正从工具性消费转向情感性消费。举个例子,以前我们玩“是兄弟,砍我一刀”的游戏,充钱为了自己变强,而今充钱真的是为了和你一起战斗的“兄弟”变帅。我们常为对游戏升级没有实际帮助的改变而消费,比如购买角色皮肤,让你喜欢的角色穿上美美的,或者帅气的衣服,这就能获得愉悦的心情。
因为虚拟人能为现代人的情感提供了寄托,让虚拟偶像赛道以及虚拟恋爱游戏增长红利渐显。虚拟恋爱在此前的文章《乙女游戏倍增效应背后——女性消费蓝海掠影》中,已经提过,凡属真情,皆为真“贵”。
虚拟偶像的破圈效应则更为明显。随着市场扩容持续,虚拟偶像市场规模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3 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超过 200 亿元,带动周边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文章插图
2017-2023E中国虚拟偶像产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因为相比于真人偶像,虚拟偶像经过对外形和人设的塑造,更接近于粉丝心中完美的形象,且不易出现负面新闻,按需定制的虚拟偶像,能最大程度上满足粉丝的心理需求。众多案例已经表明新兴的虚拟人,很快吸引足够多的用户注意力,特别是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毫不在意这些“虚拟人”进入他们的生活。
因此,随着市场整体包容性变得更强,虚拟人的能力越来越强,商业前景十分可期。目前国内虚拟人IP在走向多平台运营的趋势,像柳夜熙在短视频平台输出内容,AYAYI、翎Ling等在社区完成种草,商业闭环初步形成。
文章插图
虚拟偶像 IP 运营公司
当IP运营商大力开发IP品牌价值时,产业链的上中下全链路也逐渐跑通。上游主要是设备、软件等供应商,中游是虚拟偶像运营商,包括企业和个人,下游则是商业变现和落地场景。
文章插图
【 虚拟世界|虚拟人经济,与二次元无瓜】产业现状百花齐放,竞争格局尚未固化……对行业来说,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企业,必将脱离于传统生活,在新的空间发生更多的关联,商业想象空间就此脑洞大开。
推荐阅读
- 虚假粉丝|抖音:专项打击平台虚假粉丝现象,共整顿账号 23.15 万个
- 整顿|抖音:专项打击平台虚假粉丝现象,共整顿账号 23.15 万个
- met元宇宙火爆:美国虚拟房地产吸引数百万美元投资
- 投诉|APP拉新营销套路多!小红书元旦拉新活动被指虚假营销,玩不起
- 王者荣耀|【黑马早报】新东方:俞敏洪个人文章不代表公司观点;王者荣耀2021全球吸金超28亿美元;22岁编程世界冠军加入华为…
- 荣耀手机虚拟按键设置在哪里
- 常识|互联网真的让世界更乱了吗?
- 我和虚拟偶像做同事
- soul|元宇宙虚火加温,虚拟人物走进现实
- 现实世界|打造系列感的运营设计,设计师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