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活|元宇宙是个啥还没搞懂,这个App靠卖课先赚它一百万( 二 )
除此之外,在一些私域流量平台上,也出现有商家在卖名为《元宇宙第一课》的课程,从网上曝光的截图来看,该商家单日收入超9万、累计收入接近160万,吸金能力一点不比得到差。
文章插图
类似的元宇宙课程市场上还有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得到App上的课程至少还有行业大咖助力,那其它平台的课程呢?平台的师资力量如何、主要教材内容有来自哪里?许多平台可能不过是想趁着元宇宙还处于“朦胧”时期割一波韭菜罢了。
因为一些平台或小卖家知道,现在元宇宙的定义还未真正成型,从是什么、为什么到怎么做的流程中,以现在的视角去看未来的元宇宙,其中的许多观点肯定是带有局限性的。但多数用户只是想紧跟潮流,拓充自己的知识面,付费买一份心里安慰。
不过相较于其它平台,与元宇宙课程有关的话题中,还是得到App的《元宇宙6讲》网络热度更高,这可能也从侧面说明了至少在卖课这件事上得到平台是成功的。其实从平台发展来说,得到快速跟进元宇宙的课程,是平台发展的需要,更是得到破圈的需要。
得到需要元宇宙得到作为国内知识付费领域的主要玩家,与知乎和喜马拉雅等玩家相比,得到还比较小众。以月活数据来看,知乎和喜马拉雅月活均破亿,而得到的月活量还在百万级别,招股书显示时间截止至2020年3月31日,得到App月活为350万。
得到平台月活不高的原因,可能与平台属性有一定关系,得到App里的内容以付费为主,而知乎的社区属性更强,多数功能并不需要开通付费会员。
根据得到App运营主体思维造物的招股书数显示,公司的主要营收来自线上知识服务业务,而得到在2018至2020年的新注册用户和付费用户数却是下降的,新增付费用户数分别为164.91万人、91.10万人和82.61万人。得到的用户体量本身就不算大,新增用户的减少或会影响到整个平台的健康发展,在国内知识付费市场日趋成熟的背景下,行业整体规模的扩大给了行业企业进一步扩张的机会,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将达到675亿,得到需要抓住新的市场需求以促进平台的持续发展。
文章插图
其次,得到上的课程具有一定单一“爆点”的特征,即某一门火的课程能够为平台带了更多的营收,并且还能为得到破圈。如薛兆丰的经济课程就极具吸金能力,2017和2018两年间从得到赚了近3000万元,2017年时占到思维造物公司采购总额比例的4.27%,《薛兆丰的经济课》目前的学习用户超过55万,以原价249元计算已为得到带来了超一亿元的收入,期间薛兆丰也上了好几个综艺,无形中宣传了得到App。
这些因素的结合也说明了,得到需要更多更火的课程,一门热门课程在经济层面和市场层面能为得到创造巨大的价值,所以我们会看到得到上的许多热门课程都是由各行各业的大咖来讲的。在知识付费领域,元宇宙的火热无疑给了许多行业玩家拓展业务的机会,像是前文提到的一些规模不大的私域流量平台,瞅准了市场需求也快速进来分蛋糕。
元宇宙的到来也是得到继续破圈的契机,至少从课程安排和师资力量角度来看,得到的元宇宙课程还是有保障的。目前,在得到上《元宇宙6讲》在热门课程TOP50榜单中排名第一,超过财经和管理学等课程,长远来看,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持续火热,该们课程可能还会继续火一段时间,得到未来或还会推出其它元宇宙课程,将更多用户吸引至得到平台。
值得警惕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许多新概念传播得非常快,一些在当时火热的概念被投机者追捧,但在热度退去之后,真正推动行业发展的反而是那些平时默不作声的企业,例如此前的区块链。作为知识付费平台,得到需要的是靠自己的行业影响力,开发出更多更有价值的元宇宙内容,像是元宇宙产业链的许多部分都值得做成一门课程。追热点只是一时,只有沉淀下来才能开发出更多有社会影响力的课程,对于知识付费平台而言,核心竞争力不就是内容吗?前沿课系列是得到平台的差异化所在,得到的商业模式归根到底要靠的还是内容差异化,只有将地基建的足够好,平台未来的行业上限才会更高。
推荐阅读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钱大妈|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钱大妈”“T3出行”“德玛仕”等也被罚……
- 知识店铺|百度文库:知识店铺开店量突破50万家,发布亿元优质内容激励计划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山姆会员店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
- 超级会员|腾讯QQ音乐内测版上线超级会员!年卡348元
- met元宇宙火爆:美国虚拟房地产吸引数百万美元投资
- 搜索引擎|百度起诉人工刷量平台我爱网干扰搜索引擎算法,获赔200万元
- 从业者|这行成为“香饽饽”?“懒人经济”时代来临,大批从业者月入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