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信息|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问题频频出现,我们该怎么做?
文章插图
这段时间网友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就是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尤其是最近又有媒体爆出在暗网上有人以“5.38亿微博用户绑定手机号数据,其中1.72亿有账号基本信息”的名义,对微博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售卖。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除了工信部会出台一系列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措施外,我们自身也需要时刻注意隐私保护。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我们要知道这些信息是如何被泄露?一部分数据是由于各大安全防范不严密的公司,风控系统做得非常差,动不动服务器就被攻击。还有些已经倒闭的P2P公司只要能赚钱就会选择售卖用户敏感数据。
文章插图
面对这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笔者建议在生活中不要随意留下个人姓名、电话号码、住址等非常关键的信息。不要去参加一些调查问卷,或者扫码送东西等活动。
文章插图
网络购物中个人信息是最容易被泄露的,例如加入店铺会员、填写收货信息等,在签收快递的过程中,也容易暴露个人隐私信息。如果不需要实名制,可以选择昵称代替,收货时可以选择快递站、快递柜等自取方式,不必精确到具体住址。拆完快递后把快递单撕掉或者涂抹后再扔掉。
文章插图
手机App也会收集大量个人信息,尤其是个别应用不授权不能使用。我们在首次安装或者使用App前一定要仔细查看授权内容,有些品牌手机系统还可以追踪App使用期间调用了哪些权限,虽然不能做到完全杜绝,但最起码要做到心知肚明。
文章插图
还有就是我们一定要定期进行身份隐私查询:
1.定期去运营商营业厅查一查自己名下拥有几个手机号,有哪些手机号是自己不用但还没有注销的。
2.定期去银行查询自己名下有几张银行卡,在已知的银行卡中有没有一些自己没用过但是突然出现的业务和授权项目。
3.定期去企业信息查询类网站,例如天眼查、企查查。另外,在个人所得税App中也可以查询自己是否“被迫”成为某些公司法人代表或者“被入职”到陌生企业。
遇到身份证信息疑似泄露问题,首先要挂失身份证、银行卡,如果银行卡有钱不能注销,直接申请冻结。
【 隐私信息|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问题频频出现,我们该怎么做?】笔者要再三强调,在我国贩卖、偷窃他人个人隐私是严重犯罪行为,千万不要尝试去挑战法律。泄露的这些信息或许在某些不法分子眼中只不过是一堆电子数据,但这却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是我们努力、勤劳奋斗的一生。
推荐阅读
- 安九|网红安九售假雅诗兰黛,条形码无商品信息,多个平台鉴定为假货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当禁止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隐私|小米应用商店移除32位包必传限制,开发者可自主决定上传APK类型
- 菜市场|超市菜市场 办年货个人防护要注意
- 过节|跟马云有过节的4个人,有3个来自腾讯,还有一个请客唯独不请马云
- 智通财经|太钢不锈(000825.SZ)董事柴志勇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被证监会立案
- 泄露|松下称黑客在网络攻击中获取了求职者的个人资料
- 浙江大学|IEEE正式推行首个隐私保护机器学习国际标准 蚂蚁集团参与制定
- 太钢不锈|涉嫌泄露内幕信息 太钢不锈董事柴志勇遭证监会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