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佛门僧人,在互联网“出道”( 二 )
这批武僧中粉丝最多的博主是释延高,拥有427万粉丝。他的视频几乎囊括了各色少林武术,少林剑法,少林霸王枪,少林猴棍,八段锦等。
除了展示少林功夫,释延高还会还原影视剧中武侠片的动作,翻檐走壁、凌空耍棍、针穿玻璃等技能,带给观众如同看武侠电影般的感官刺激。
此前因为一条模仿功夫明星张晋一飞冲天的视频,让释延高收获了345万的点赞,成为热门爆款,并在当时的抖音中掀起了一股模仿“小高潮”。
这些少林武僧在抖音组成了一个“少林男团”短视频矩阵。从视频里,有人看到了行走江湖的快意恩仇,有人醉心于晨钟暮鼓的寺院生活,也有人指责“和尚不念经,天天刷抖音”是不务正业。
面对争议,释延高曾回应道:“外界虽红尘滚滚,但我却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之所以发抖音,是因为功夫需要传播,文化需要信仰,民族才能有希望,我是一个爱国的花朵。”
但在互联网浮躁的洪流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守信仰。
在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中,少林寺工作人员就曾提到,短视频造成了武僧的流失。一些年轻人来到寺院待两年,有了些热度,就趁着热度出去,另起炉灶。
“他们做直播拿打赏,两三天、一个星期加起来,比在这一个月工资还高,在这儿待着干吗?”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一边快捷地传播着佛教文化,也一边考验着佛门修行人的心性。
02 互联网“扫地僧”在龙泉寺
利用互联网新兴媒介传播佛教文化,少林寺只能算是前浪。它的后浪,具有“互联网第一寺”之称的北京龙泉寺,触网故事则要更高阶许多。
龙泉寺最出名的代表作,莫过于在2015年,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实力,研发制造出著名的佛教界Siri——贤二机器僧,并广受欢迎。
贤二机器僧1代,图片源自官方公众号
早年间,互联网界曾经流传着这么一段故事:
当年张小龙曾在龙泉寺小住,那时微信研发正陷入困境,几个技术问题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一气之下把资料撕得粉碎。
没想到负责打扫卫生的僧人看到后,竟然把资料重新粘贴起来,还写下了几条建议。张小龙大吃一惊,找到僧人询问,才知道这位扫地僧出家前,是一名IT极客。
经扫地僧点化,张小龙回到广州闭关一年,微信终于大成。
这段野史后来被张小龙证伪,但故事背后,却能从侧面印证龙泉寺卧虎藏龙,人才济济。
在离清华、北大约30公里的龙泉寺里,许多僧人都是名校精英出身,有清华博士,北大硕士,中科院博士,北航教授……甚至寺中常住的300多义工,很多都来自北大清华中科院。
龙泉寺,图片源自网络
名校出身的高僧们,他们在深研佛法之外,还成立了许多兴趣小组,比如IT组,动漫组等。
IT组是龙泉寺信息技术组,由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的贤信法师创立,主要进行软件开发、IT培训等。
贤信法师于2009年正式出家,进寺后,他注意到龙泉寺有700多间客房,义工登记入住办理手续是一件麻烦事。于是他就用了七个月时间,开发了一套挂单(登记入住)系统。
此后,精通计算机的贤信法师,带领一帮IT义工,为龙泉寺搭建了专业的信息平台,自己编写代码,用数字技术管理寺里的日常生活及与外界的联系等一切事宜。
寺院网站,APP,公众号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最基本的配置。当下所有新兴的媒介,龙泉寺均已经入驻。IT组每年还会举办“龙泉寺IT禅修营”,每次都人员爆满,而且报名的大多是知名的IT人士、创业者。
除此之外,法师们还会参与计算机大会的讨论,发表AI与佛法相结合的学术论文,甚至前往知名互联网公司参访。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年轻人|肯在游戏里花648的年轻人们,开始抢购打折的临期食品了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生活必须品|那些奇葩的网购经历,“人脸手机壳,脑瓜崩神器”看完不怕你不笑
-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推出天翼空中上网产品:支持在线音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