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Riskified发布《2021年假日季电子商务市场报告》


电子商务|Riskified发布《2021年假日季电子商务市场报告》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双十一刚过,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又将到来,开启2021年假日季购物狂潮。今年可谓是电子商务的分水岭,疫情引发的购物热潮加速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新消费行为已颠覆已有的电商运作模式。对电商商户而言,面对行业激烈的竞争和无孔不入的电子欺诈,亟需提高客流转化和应对季节性欺诈困境。
近日,全球的反欺诈解决方案供应商Riskified发布《2021年假日季电子商务市场报告》,从消费行为、渠道偏好、新客获取、商户运营等维度提供深入洞察和实操见解,助力电商商家用技术来赢得客户,赋能其备战假日季的信心。
移动设备购物流行,多元支付渠道欺诈风险差异巨大
移动设备购物日益流行,电子钱包和先买后付(BNPL)解决方案的需求上升,替代支付(APM)选项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互联网用户使用过先买后付的解决方案,该比例在澳大利亚和荷兰接近50%,在印度和巴西分别高达64%和68%。此外,12月的送礼旺季中,数字化商品的需求比当年1月增长了5倍,电子礼品卡广为流行。
电子商务|Riskified发布《2021年假日季电子商务市场报告》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Riskified)
Riskified调查发现,2021年商家各类支付渠道的全年风险水平非常不稳定,ACH和电汇等直接支付的风险水平明显下降,先买后付也是如此。电子钱包的风险在整个2021年都在稳步上升,自今年1月以来其风险水平增长了近50%。多数商家一致认为,由于数字化配送,电子礼品卡的风险不可避免。
商家往往意识到支付不仅是整个消费过程的最后一步,还是影响客户体验的重要因素。多种支付选择的偏好设置可以提高商家的转化率和顾客满意度。应对数字化支付方式各异的欺诈趋势和风险模式,电商商家则需要在不引入新漏洞的情况下,以实时的自动化决策安全地保障多样化的支付选择。
全渠道购物体验受追捧,BOPIS等欺诈风险陡增
封锁和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加速了全渠道的采用,76%的消费者期望通过营销、商业和服务渠道进行一致互动。从2020年假日季开始,线上购买店内提货(BOPIS)的新兴配送模式就应运而生。Salesforce数据显示,拥有路边、得来速和店内提货选项的电商商家的数字消费平均同比增长49%,而没有该选项的商家仅增长20%。
电子商务|Riskified发布《2021年假日季电子商务市场报告》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Riskified)
到店取货的配送方式打破了线上或线下消费的单一模式,但也成为欺诈者眼中的“香馍馍”。仅2020年,通过BOPIS订单进行的欺诈风险增加了四倍以上。与所有其他配送方法相比,BOPIS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风险比平均水平高出50-70%。然而许多优质的顾客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运输延误,都在假日季期间选择店内配送,拒绝他们相当于将顾客拱手相让给竞争对手。
为了弥补固有的盲点,商家迫切需要一个能够集成无数数据点的欺诈解决方案。明智的做法是将顾客带入店内的同时,避免过度的欺诈审查导致错误拒绝。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全渠道购物偏好,提供具有沉浸式网站、个性化推荐和简化的结账体验的店内购物体验。将客户体验工作集中在良好的行为者上,并利用跨商家数据来清除欺诈者和滥用者,树立消费者的购物信心。
反欺诈方案建立商户信心,助力提升客户忠诚度
假日季的商机不仅止步于营收,颇有远见的商家还将其视为获取新客户并转化为优质回头客的黄金期。除此之外,各行各业的商家都在建立和加强忠诚度计划,竭力为老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福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