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集团|你还记得一家叫洋葱的跨境电商吗?( 三 )


这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一个平台要想成功孵化一个新品牌可借鉴的案例就是淘宝孵化完美日记,一是要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二是基于榜单的品牌露出,三则往往有爆款出现。以目前洋葱的市场规模和营销逻辑,还没有具备扶植自有品牌崛起的条件。
这也就是洋葱目前的尴尬处境——“高不成、低不就”。
04未来:自救时不我待
总体上,洋葱的亮点和平庸都非常明显。
就如同“黑猫白猫论”的道理,类安利模式的低成本流量策略是这家跨境电商平台最大的闪光点,平台提供商品和激励政策,买卖自愿全凭市场自发,具备明显的去中心化属性。
但在商品端,洋葱当然也是符合情理般的平庸,说商品好不见得,说差倒也未必,最大的卖点可能就是国内部分消费者对海外品牌的认知差。就如同《爱穿Prada的女魔头》和《三十而已》的场景那样,原以为Prada或是CHANEL就是高品质生活的符号,但现实却给了这种认识一记重击。
或许是国内消费者基于这一认识的逐步成长,洋葱2021前3季度的表现下滑态势也越发明显。尽管在“美物节”的助力下,2021Q3其收入仅录得6.8亿元,同比下滑了近4亿元;其中,商品收入6.5亿元、服务收入0.3亿元,后者下滑的幅度更为明显,表明其“安利模式”的效用正在触及天花板。
另外,其直销渠道的规模也在有所缩减,2021Q3活跃KOC、KOC、活跃买家数量分别为74万、47.4万、160万,其中活跃买家数减少了20万人,平台的货币化潜力开始走弱。
【 洋葱集团|你还记得一家叫洋葱的跨境电商吗?】通观互联网经济全阵营,财务指标出现分化是一种普遍性现象。这反映出一种大气候的变迁。对于洋葱来说,财务数据的恶化则具体对应着商业模式正失去弹性,未来如何自救,大概率将建立在商业模式的不破不立之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