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十三年中最平静的双十一战报来了!遭直播电商分流,GMV增速放缓( 二 )
而直播电商兴起后,各种直播间里的秒杀福利、补贴红包也让双十一这个原本“全年最低价”的大促不再稀缺。“直播间里的价格像是天天在过双十一。”有在直播间购买过美妆、小家电等商品的人士这样告诉《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远的不说,10月21日淘宝主播李佳琦和薇娅曾公布了自己“双11”促销首日销售成交额战报,二人当日合计成交额达189亿元。这个数字占到天猫今年双十一整体成交额的3.5%。
尽管吹雪在11月11日的采访中认为,直播是阿里双11的一个部分,而且直播只是商家生意工具中的一种。但随着新流量渠道不断崛起、运营模式不断创新,传统电商的流量难免被不断瓜分。
事实上,多平台布局已经成为今年双十一大多数商家的标配。
一位服饰初创品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采访人员,除了天猫、京东外,他们今年还参加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的双十一活动,“我们不希望错过任何一个机会。”他认为,新平台拥有着不能忽视的流量优势。“各个平台的长处不同,抖音、小红书之类的兴趣平台,能更快地爆发获取流量。”
亿欧咨询近日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多平台经营商家的占比已经接近60%,其中两平台的经营商家占比为36%,而三平台的经营商家占比也达到22%。
而另一边,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华夏时报》采访人员在与多位Z世代人群交流后发现,生活条件相对80后更优裕的他们,不会等到双十一大量囤货,也不会为了等待打折而熬夜。遇到喜欢的商品他们会干脆下单,相比价格他们更重视商品的颜值、质量以及能否快速完好地送到自己手里,“只要自己乐意,天天都是双十一。”
走到第十三年,每个人都明白双十一早已不是当初那场单纯的促销。但问题是,历经十三年变迁,被看做是经济风向标,被赋予多重意义的双十一,等待着它的宿命会是逐渐暗淡么?
推荐阅读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产品|使人惊艳的产品细节(十)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渠道|发力折叠屏 进军全渠道 京东与三星强化2022年战略合作
- 京东|京东:与三星签署2022年战略合作协议
- 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京东、B站跌超3%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年货节|京东拼多多忙撒钱、阿里拼售后,电商巨头“春节大战”硝烟渐浓
- 共享单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