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大厂的“续命良药”?( 二 )


而资本市场看重的,从来都是真金白银的投资。
元宇宙概念目前目前仍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尽管各大巨头都争相入局,但目的似乎并不是很明确,押注的方向也是五花八门。
虽然我们现在的虚拟现实设备、互联网迭代和芯片等技术都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良莠不齐,使得展现元宇宙羊毛的硬件设施还极度匮乏,承载堪称“宇宙”的庞大内容的无力载体芯片研发,也欠缺火候。
总的来说,想要真正达到实现元宇宙的技术水平,还有很广阔的空间。
此外,如果元宇宙中的经济系统和真实世界的经济系统进行挂钩,人物在虚拟世界的影响会同时作用于现实世界,那么区块链技术就是建立公信力,保障用户虚拟资产安全,为虚拟世界的用户身份、财产以及经济系统提供规则载体。
但如今的比特币就已经让各国政府如临大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仅仅出于起步阶段,种种保障的缺乏势必会让元宇宙内危机重重。
总而言之,元宇宙当下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即便有公司号称建立起来,那也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
02、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回想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大佬们还不是大佬,他们在互联网领域中不同方向的探索,和如今何其相似。
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大厂的“续命良药”?
文章插图
1995年,马云在参观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后,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随后不就就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网站——中国黄页。
1996年,张朝阳创建爱特信,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两年后,爱特信推出搜狐,中国首家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网站出现,成为蛮荒的互联网行业吃螃蟹的第一人。
1999年,搜狐推出新闻及内容频道,初步奠定了综合门户网站的雏形,开启中国互联网门户时代。
1997年,丁磊走出体制外,创办网易公司,写出了第一个中文个人主页服务系统和免费邮箱系统。
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大厂的“续命良药”?
文章插图
而此时,互联网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新浪创立、聊天软件QQ出现、邮箱开始普及、互联网公司“中华网”赴美上市、BAT公司成立。新世纪的大门已经打开。
这个时候的美国,已经出现了好几家代表性的互联网公司。亚马逊、Infoseek、Netscape、IE浏览器、Hotmail、雅虎等等,都已初具雏形。黄金时代下的创业者们,正努力开拓出一个个全新的领域,打开互联网时代的大门。
创业们来去匆匆,有的功成名就,有的仍在成为独角兽的路上。
黄金时代,几代创业博弈、跑马圈地,他们留下的不止是产品,还有引人思考的创业经验。浪潮推着他们往前走,对互联网的信仰与个人价值的追求,让他们不甘平凡。
时光匆匆二十载,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
但经过二十年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遇到了三大困境。
首先就是流量增长空间见顶,流量红利也逐步消失。
同时,内容呈现仍比较单一,用户体验单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依然很遥远。
此外,全球范围反垄断浪潮险企,国际国内均强化科技平台监管,也在制约着互联网进一步快速发展。
从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二季度,国内阿里系和腾讯系的用户渗透率分别达到92.7%和96.2%,头条系则凭借短视频产品,渗透率达到63.1%。
在内容端,流量红利见顶,多个细分赛道也开始进入存量用户深耕阶段。今年二季度,移动音乐、移动视频和移动游戏的用户渗透率分别达到63.1%、72.1%、87.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