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伙伴|即时零售风起,达达迎风而上( 二 )


业务盘子的扩大和收入的多元化,都为达达集团提供了财务增量。但财务增长只是结果,增长的源头,来自更底层的变化。
代入合作方连锁零售商的视角,可以直观地感受达达集团的底层增长逻辑:一家传统线下连锁零售商,希望在即时零售大潮中拿下更多线上订单,但订单履约涉及“仓拣配”全链路,如果内部的仓储、分拣能力没能跟上,那么从线上获得的增长就反而成了负担。
这恰好为达达集团提供了可作为的空间。达达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首席技术官杨骏对此也有过总结:“如果要为一家零售门店提供优质的即时物流履约服务,仅仅做好配送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深入履约链条上游的仓储和拣货环节,才能全方位地赋能零售商。”

  • 具体来看,于连锁零售商内部,达达集团可以基于海博系统和沧海系统,从底层帮助零售商走通数字化转型,如在仓储环节为合作伙伴提供拣货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在拣货环节通过“海博拣货助手”和“达达优拣”,帮助零售商实现拣货流程数字化,降低拣货成本、应对人员短缺。
  • 于连锁零售商外部,达达集团的即时配业务、达达智配SaaS系统、无人配送开放平台等能力共同组成了灵活高效的配送解决方案,同时助力合作伙伴在配送环节的数字化转型。
底层变化由此而生:从合作伙伴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出发,现阶段达达集团的能力已经从末端配送延伸到了包含“仓拣配”在内的全链路即时履约服务,这将为合作伙伴带来由内而外的数字化能力提升。
除了传统零售商,达达的“仓拣配”全链路即时履约服务能力也为电商平台、中小商家、个体消费者、配送服务商带去价值。需要强调的是,达达集团所拥有的并非一套大而全却“死板”的能力。由于合作伙伴所在领域愈发多元,达达集团的服务能力呈现出对应的灵活性。
比如,针对全拣仓、半拣仓+卖场、大卖场三种模式,达达集团会提供定制化的系统解决方案;针对末端配送场景,达达快送能够提供灵活、高效、高性价比的混合运力模式,以及定制化的履约时效、品牌形象服务。
合作伙伴|即时零售风起,达达迎风而上
文章插图
论述至此,达达集团的增长逻辑已经清晰:合作的扩大除了提供直接财务增量,还锤炼出了达达集团对不同渠道、不同品牌需求的理解,这些经验在不断的迭代升级中沉淀下来,最后延伸为达达集团的“仓拣配”全链路履约能力。
这是“零售+物流”业务结构所独有的延伸路径,也是达达集团主动拓展服务的结果。
向开放要发展物流是个链路很长的行业,即配物流只是末端的一环,但也是重要性愈发凸显的一环。麦肯锡和摩根曾预测,到2030年的中国线上零售占比将达到45%-50%。此外,艾瑞咨询研究显示,2019-2023年,即时零售尤其是O2O商超领域,销售增长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69.8%。
行业增长确定性强,加上消费者对配送效率和品质要求日渐提升,需求和红利正在涌向即配物流,尤其是涌向行业龙头。
那么,在已经处于顺风区的客观情况下,以什么方式实现增长,反映的是公司的主观思路和价值判断。而拥有能力优势的达达集团显然希望做得更多。
达达集团当然可以选择只聚焦末端配送,努力“吃下”整块市场,用市场份额优势换取更多收益,但其选择延伸出“仓拣配”全链路履约能力,并运用多年积累的物流能力,构建起了即配物流的基础设施,把此前简单的数字能力发展为更有深度的数字化。
选择难度更大的发展路径,达达集团的逻辑是提升即配物流领域的科技实力,向技术要效率,而不是简单堆叠“运力”。更重要的是,加码科技的同时,达达集团也把相关能力向行业开放,让其作为即配物流行业的补充,而不是成为己方争夺市场的武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