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报|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或将迎来更严监管 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将加强( 二 )
当APP处于静默状态下,图片、音频等个人信息被无感知收集;关闭定位权限后,要求重新授权的弹窗频繁出现;消费者在某APP平台购物付款时,付费方式连接的运营方也能收集到用户的购物信息,并被用以推送定制化广告;部分聚合充电、聚合加油APP会通过发放优惠券、折扣券的方式鼓励车主提供认证信息,很多车主为了省钱,会“心甘情愿”地给企业提供身份证、驾驶证等资料信息,甚至还有更敏感的个人信息……
今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8次)》显示,有22.8%的网民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个人信息泄露是占比最高、最为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
近日,工信部针对QQ音乐、58同城、货拉拉等38款APP,就超范围、高频次索取用户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进行通报,并要求其定期整改。事实上,正如工信部通报中透露的,这并非是第一次针对违规APP的通报,此前已经有多次涉及违规APP不同问题进行的通报。
作为个人信息处理的首要环节,收集是个人信息保护治理的关键。此次《意见稿》明确规定,企业不得利用平台收集数据损害用户合法权益,如利用数据误导、欺诈、胁迫用户,损害用户对其数据被处理的决定权,违背用户意愿处理用户数据。
此外,《意见稿》中还有另一个细化要求引起了中国城市报采访人员的注意,即“日活用户超过一亿的大型互联网平台运营者平台规则、隐私政策制定或者对用户权益有重大影响的修订的,应当经国家网信部门认定的第三方机构评估,并报省级及以上网信部门和电信主管部门同意”。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营造良好的网络营商氛围奠定了基础。在盘和林看来,日活过亿的大型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其规则将更接近于一种制度被固定下来。《意见稿》的规定尽管降低了大型互联网平台规则制定的灵活性,但可以防止重大安全问题的发生。
为将商业利益最大化,不少APP过度索权、个人用户信息被滥用已屡见不鲜,该如何杜绝这一现象?
“其实,这是源于经营主体对数据的错误理解。部分企业认为拷贝数据是零成本行为,应多多益善。但事实上,数据的搜集、保存和使用等环节都有成本,如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以及风险成本。当这些企业了解到过度索权、滥用数据并不能带来利益最大化,反而带来更多损失时,这一现象也会缓解。”安光勇说。
盘和林认为,除通过执法来规范行为外,还应鼓励全民参与,要赋予用户知情权和同意权;同时也要为用户提供申诉渠道,要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此外,还要汇聚多方力量,企业、政府、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平台等都需要参与到数据安全保护上来,形成合力。
三法并行
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有网友戏称,互联网时代是信息“裸奔”的时代,任何用户的信息和消费行为都是大数据的网中之鱼。然而,不法企业利用个人信息疯狂敛财的乱象有望得到终结。
以人为本原则一直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今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密集出台,再加上201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三法并行成为国内网络空间治理和数据保护的“三驾马车”。因此,有从业者称,2021年堪称中国数据安全元年,网络安全或将迎来新的时代。
“数据安全已上升为重要的非传统国家安全层面,三法并行对网络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具有实质性推动作用。”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副教授王文涛在接受中国城市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尤其是《意见稿》中提出的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境外上市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等,针砭时弊、切中要害,给互联网企业附上“紧箍咒”,为网络数据安全增添“安全阀”。
推荐阅读
- 同城|顺丰同城难"顺风"?
- 热搜|“电信断网”上热搜:波及全国多个城市
- 网购|菜鸟春节保障300城照常收货,3亿补贴直接发给一线员工
- 东莞|马云刘强东投资百亿,华为把总部搬过去,这座城市现在如何?
- gdp|让华为搬总部,马云砸80亿,京东斥320亿的不夜城现在怎么样了?
- 东大门|在县城开服装店:比新消费更懂营销,比电商更懂下沉
- 刘强东|这个城市咋了马云投50亿,华为跟100亿,刘强东跟300亿
- 直播|一线城市发真货、四五线城市卖假货,直播购物你被区别对待了吗
- 直播|在县城开服装店:比新消费品牌更懂营销,比电商更懂下沉
- 西城男孩|不该神话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