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新电商们的“最初一公里”解决了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的问题,那么农产品上行中的供需匹配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与工业品不同,农产品大多存在新鲜时令周期,即使存在冷链、冰库等保鲜手段,但这对于偏远的农村地区而言,无疑是笔沉重的成本支出。因此,销售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农产品上行的一大“拦路虎”。
但电商模式的魅力就在于凝聚上下游供应链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供需匹配机制,让B端用户能够通过平台直接触及到更多的C端消费者。
文章插图
在此基础上,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平台,提出了“农地云拼”模式。通过拼购和产地直发的产销对接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直连农户和消费者。一方面使农产品能以更快的速度到达消费者手中,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使利润更多地留在了农民手中;另一方面还推动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实现了以销定产,从而避免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出现。
如今离太阳最近、离城市最远,长在四川大凉山里的香味浓郁、肉质细脆、汁多爽口的盐源苹果,在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农地云拼”模式的带动下,不仅走出了大山,成为全国消费者熟知的“网红苹果”。而且这颗小小的“盐源果”借助电商平台,已经成长为盐源县的亿级产业,带动了全县的就业,成为当地百姓最主要的收益来源之一。
正是新电商平台们的农产品上行供应链,让小规模、分散化的种植户也能够通过拼购和产地直销的模式,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消费者建立供需联系,从而助力重构农业生产价值链,并对价值链上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让利给农民和消费者,真正实现了扶贫助农,促进乡村振兴。
科技务农,道出电商新逻辑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实际上道出了乡村振兴的关键。完善通达的基础设施,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要条件。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如今农村地区已初步具备了电商发展所需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这其中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以及金融基础设施等等。
总的来看,这不仅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支持,同时也为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引领下的智慧农业的落地应用奠定了科技基础。
文章插图
其实前边提到“农地云拼”体系,就是拼多多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状况,依靠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利用开拓性的“农地云拼”体系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能够突破传统流通模式的限制,从而带动农产品大规模上行。
值得注意的是,智慧农业和农村电商之所以发展缓慢,一方面是技术原因,但更重要的其实是人的原因。
当下乡村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由于城市的虹吸效应使得农村地区普遍缺懂农业、有商业基础的电商人才。其实乡村地区不缺好的资源,缺的是把这些资源调动起来的知识和能力。
所以从长远来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要真正助力乡村经济,持续稳定扩大农村电商的渠道优势,实现电商助农的良性自循环生态体系,离不开对新农人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已展开了深入合作。早在2018年,拼多多便创立“多多课堂”,通过建立线上线下两条专业性“扶贫产品上行与互联网运营”课程培训通道,帮助乡村地区培养更多的新型农业人才。
推荐阅读
- 交易|专注建设FICC自动化交易基础设施,量锐科技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
- 产业带|快手电商22年战略升级:布局“一个基础设施,三个聚焦”
- 升级|快手电商战略升级:夯实操盘手基础设施,“大搞产业带”
- 基础设施|腾讯减持京东,让我想起3个与“瓜”有关成语
- 云平台|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云平台搭建
- 单车|智慧Talk|如何构建智慧的交通基础设施?对话松果出行CTO朱蓝天
- 朱蓝天|智慧Talk|如何构建智慧的交通基础设施?对话松果出行CTO朱蓝天
- 刘烈宏|中国联通新定位: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
- GGartner:阿里云IaaS基础设施能力拿下全球第一
- 阿里云|Gartner最新报告:阿里云IaaS基础设施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