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加拿大鹅中国大陆门店不得退货”一事上了微博热搜榜。12月1日,加拿大鹅通过其官微发布对中国大陆地区退换货政策的声明: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产品可以退货退款。此前,有消费者在上海门店购买了一件11400元的羽绒服,但该商品存在商标绣错、缝线粗糙、面料有刺鼻异味等问题。消费者要求退货时,门店以“没有权利退货,需要总公司层面来解决”进行推脱。
加拿大鹅是加拿大服饰品牌,2018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今年该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一地鹅毛”:1月,上海黄浦区市场监管局接投诉举报反映该品牌某网上旗舰店有使用绝对化用语和格式条款的行为;9月,因宣传内容对所用羽绒混合材料存在以偏概全,与实际情况不符,涉嫌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被处以罚款45万元,责令公开更正并停止发布;10月份开始,又因上述拒不退货事件,受到消费者和舆论的质疑。不过,这次在退货问题上突然变聪明了。
此前报道显示,消费者表示购衣时曾被店员要求签署“更换条款”,条款显示除非相关法律另有规定,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货。加拿大鹅北京三里屯店和重庆IFS快闪店门店工作人员也对采访人员表示,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货是中国区通用的条款。由此看来,该洋品牌在中国市场拒不退货确有其事。其某家门店的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正常实体店铺出售货品不能退,因为顾客是看到实物购买的。
虽然消费者看过实物才购买,但消费者并非专业质检人员,不可能很仔细很专业。而且,拒不退货也不符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既然涉事商品存在商标绣错、面料有刺鼻异味等问题,按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退货处理。但该洋品牌以“不得退货是中国区通用的条款”为由对抗消费者和法律。
如今突然“改口”,实为“欺软怕硬”。从10月底到11月底的一个月左右时间,该洋品牌拒不退货的原因是没有把单个消费者放在眼里。但拒不退货事件登上热搜榜后被广泛质疑、被消保委约谈,该品牌不得不发布可以退货退款的声明,否则不仅得罪更多消费者,损害品牌形象,还可能被行政处罚。也就是说,该洋品牌认为单个消费者软弱可欺,故而拒不退货。但由于中国的舆论、广大消费者、监管者得罪不起,该洋品牌只能妥协、改口以挽回形象。
此外,该洋品牌还玩了一手“欺软怕硬”。加拿大、美国、英国的加拿大鹅官网均显示:线上线下均可实现30天退货。如此规定大概是因为要符合当地要求,以美国为例,各地关于无理由退货的规定时间为30天-90天甚至更长。而我国法律规定的无理由退货时间只有7天。所以,加拿大鹅在不同国家玩起“双重标准”,对我国消费者“不友好”。这种现象非个例。
洋品牌在不同国家玩“双重标准”,主要原因是各国法律规定不同,消费者的容忍度也不同。希望此次加拿大鹅退货事件,既给在华洋品牌上一堂法治课,也提醒有关方面完善法律向高标准看齐。同时,希望购买洋品牌产品的消费者勇于维权,舆论和监管要给予消费者及时、更大的支持,让洋品牌不敢欺弱。
(作者 冯海宁)
【 消费者|来论|“大陆门店不得退货”,洋品牌不能“欺软怕硬”】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