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不再“猛砍一刀”,“炫富”的拼多多开始“稳”了?
拼多多变了,要从营销至上转为农业股了?
自2015年成立以来,拼多多就给人一种肆意生长的印象。通过被人争议不休的“砍一刀”、“拼团”等方式达成病毒式传播,通过“秒杀”、“低价”以及各种促销活动等促成交易,所有的一切,都显示出其背后的豪横。
据悉,自2019年开始,拼多多每季度的营销费用基本一直高于40亿元,其中,2019年第四季度的营销费用高达60.24亿,2020年拼多多的季度营销费用已经达到了百亿以上。在如此大力度的砸钱之下,大家的生活几乎被拼多多包围了,来自微信好友的“砍一刀”邀请、朋友圈的拼团、电梯间的广告等等。在这种“狂轰滥炸”之下,拼多多硬是从被淘宝、京东两大巨头占据的、已经竞争充分的电商赛道中挤出一条路来,一年用户量破亿,又是两年交易额破千亿,三年登陆资本市场。到2021年中,拼多多的年活跃买家数量,已经达到8.499亿,成为了这个赛道的三大巨头之一。
在互联网电商赛道的上半场,拼多多依靠大力烧钱实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成为了大众心中的营销大户。然而,随着其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的公布,大家却发现,拼多多开始变了。
11月26日晚间,拼多多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215.0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不及市场预期的265亿元。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营销费用为100.506亿元,环比减少3%,连续三个季度呈下降趋势。
相反的是,拼多多第三季度的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24.224亿元,同比增长34%。据拼多多年报披露,公司约60%的员工为研发人员。
营销费用连续减少,研发投入却不断增加,这显示着拼多多正在从重营销向重研发转型。事实也确实如此,拼多多现任董事长兼CEO陈磊表示,拼多多会将过去5年在营销方面的重心更多地转向研发,并利用拼多多在技术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
吃尽了互联网营销福利的拼多多为什么想要重投农业了?在农业方面它又占据哪些优势呢?
电商进入下半场 拼多多想要重投农业,并非轻易定下的决策。
从用户层面来看,截止今年9月30日,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达到8.673亿,单季新增1740万——相比上一季度的2610万,再次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迹象。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要知道,我国互联网用户总共9.89亿人,拼多多目前的用户连已然快触摸到天花板。
文章插图
另外,在营收上,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215.058亿元,尽管较去年同期增长51%,但仍不及市场预期的265亿元。不过不止拼多多,三季度电商公司们本季度利润和营收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水,财报表现似乎都有些不如意。
在用户增长乏力和消费出现疲软的态势下,电商赛道已然到了转折点, 拼多多此举或许是为了该赛道的下半场做准备。要知道,我国在农业数字化方面,其实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一般来说,传统农业从田间地头到城市的餐桌上,往往需要经历农户、产地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菜市场,最后才达到消费者手中。在这条产业链的上游,农民不清楚市场需求趋势,导致农产品价格长期以来在低价位运行,田间地头收购价低,而中间链条长、损耗严重,在城市终端售价相对较高。这就导致了农产品行业供需撕裂,大量的成本沉淀在流通、批发等中间环节,三农大而不强。
文章插图
图源:摄图网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都很低,农产品附加值也不高。而且,在过去二十年间,互联网迎来了快速发展,但农业却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几乎是最晚被数字化改造的行业。对于电商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片蓝海。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