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
“原产地”如何做出好品牌
千里之外的消费者轻点手机,福建的柚子、广西香蕉、阳澄湖的大闸蟹就能从农户手中直达餐桌。随着移动消费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正变得更加广阔,但挑战也随之而来。例如同一产地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印有相同地理标识产品却大相径庭等。看来把“原产地”做成好品牌,还得下点真功夫。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农产品鲜明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其独特的品质,这也是原产地农产品的天然属性。因此,要合理运用各种要素,加快打造地域特色,不断壮大产地优势。
加强品牌建设,强化品牌意识。农户、企业、地方要注重品牌的长期培育和发展,根据资源禀赋特点、消费趋势变化因地制宜,在品牌形象、传播策略、营销方法等方面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各类资源,用心呵护特色地理标识。
借力电商平台,实现三方共赢。作为消费者与农户之间的新桥梁,电商平台要主动为原产地农产品触网与发展铺平道路。一方面,平台要发挥自身信息优势,解决好买卖双方面临的痛点和难点,在物流、营销、售后等方面提供更多服务;另一方面,以自身经验帮助农户对农产品全流程进行统筹整合,助力原产地农产品的标准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 农产品|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高质量农产品迎来高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愈加符合线上消费趋势,相信原产地农产品将在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迎来更多商机。(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 瞳)
推荐阅读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零售额|2021年岷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3亿元大关
- 农产品|农村电商人才之困:引不来 留不住 难培养
- 农产品|安徽黄山:多措并举 助力电商产业迅猛发展
- 消费者|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用数据为消费者画像
- 算法|经济日报:算法也要有“说法”
- 农产品|一图看懂!RCEP“朋友圈”都有什么农产品贸易
- 农产品|高台:农特产品乘着电商快车走四方
- 农产品|新疆博湖县首届电商年货节正式开幕
- 数字化|易宝支付携手农信互联,共同推动中国农业产业数字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