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
年纪越大,消费结构越稳定。厂商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特征,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
如今,国产品牌已经非常擅长快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但在消费结构更为稳固的35岁以上人群,很多品类尤其是中高端价位商品仍为国外品牌所主导,今后国产品牌也应当加大研发和投入,生产更多高端产品,以拓展社会中坚人群的市场。
女性洗浴可能要用到洗发、护发、洗颜、沐浴等十几种产品,而男性只需一瓶“洗发、洗脸、洗体”三合一的产品。
从这个有趣的消费案例来看,在女性消费品类上,厂商的研发越精细越好,即使只有一个功能,依然能获得市场青睐;男性“三合一”产品并非厂商不重视男性市场,恰恰是因为厂商精确分析了男性使用需求而研发产品。这说明,针对不同需求,研发生产不同产品,企业还能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青年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愿意为“尝新”买单、更喜欢潮流产品、消费更加“冲动”……如今的年轻人虽然在经济上刚刚起步,但其消费欲望很高、消费弹性较大,为许多新品牌和新产品带来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调查显示,在面对“从没见过的新品类”时,30岁以下年轻人选择“愿意试一试”的比例是30岁以上人群的2倍,而所谓“95后造风、全民跟风”的说法也印证了这一逻辑。例如,近年来“居家消费场景”发生较大变化,在年轻人的带动下,身材管理、影视游戏、大小家电互联互通等消费场景被整个市场广泛认可。
与此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年轻人的消费弹性会逐渐变小,但部分消费习惯将得到保留,这也为企业提质与市场扩容留下了空间。
因此,厂商在针对年轻消费市场时,在产品设计、功能创新上可以更前卫、更具实验性,成为“边缘创新”的重要试验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将年轻用户作为实验对象,或者低价低质的倾销对象。无数案例已证明,如果不“扎硬寨、打硬仗”,只是一味忽悠消费者,最终都会面临失败的下场。
此外,产品的“社交元素”也非常重要,年轻群体时刻关注着自身“圈层”都在用些什么,从别人的口中获取对新品的认知,同时也乐于分享,反哺“圈层”。对于国产品牌厂商来说,需要研究如何通过产品赋予年轻消费者“圈层归属感”、社交身份和社会地位,以及更具辨识度的品牌符号的加持,最终形成与年轻消费者“互动+共同成长”的良性模式。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陆 飞)
【来源:经济日报】
【 消费者|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用数据为消费者画像】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荐阅读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clv|如何选择小众赛道?先对消费者进行价值评估
- 消费者|消费者哪些权益受法律保护
- 到店消费3.0时代,如何留住实体店消费者?
-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下单付款成功不发货“十荟团”运营主体被重罚30万元
- “听不懂人话”的客服,消费者怨声载道,企业为啥却爱得不行?
- 消费者|同一款的衣服,拼多多和淘宝相差了35元?网友:全都是套路
- 刘强东|刘强东想不通为什么网购消费者喜欢用淘宝,而不是京东呢
- 森林|元气森林出海在亚马逊开店,看看美国消费者怎么评价它的口味?
- 年货|30亿红包助推家乡好物 拼多多携百万品质商家为8亿消费者备齐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