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技术的变革、内容和内容形式的不断丰富,和用户的换代,人机交互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当前毫无疑问信息流这种形式的内容正如日中天,但它肯定不会是用户获取信息的最终答案。
首先一点,我们可以发现新的技术正在不断涌现:传统的终端如PC、手机、平台等随着渗透率越来越高增速正不断放缓,但其他智能设备如耳机、智能音箱和VR/AR设备等却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给行业带来了更丰富的想象力。尤其是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的出现以及“元宇宙”等虚拟现实概念的提出,这些产品集各种前沿技术于一身糅合了多种设备的信息呈现方式,连苹果、微软等巨头都在积极布局,它的发展会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交互模式?
其次,用户群体的变化也会为人机交互习惯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简单的例子是,PC时代和智能手机时代的用户在获取信息和服务层面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短短十年人机交互的模式已经出现认知断层。十年后、二十年后乃至三十年后,互联网原住民和他的子孙后代们对获取信息和服务又有着什么样的习惯和喜好,根本无法预测。
第三,内容生态的快速变化,在供给侧短视频、中视频和直播等新兴内容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发展(正如徐羽透露的短短两三年视频已经占到了QQ浏览器内容池中的9成份额),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正在高速变化中。说白了,这几年可能视频是主流,但新的技术出现、落地、普及后,新的主流又另有其人。
基于这些信息不难发现,如果我们仅基于今天去思考业务的发展,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掉队,然后陷入到追赶潮流的泥潭之中。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 Moyo的《Dead Aid》一书有如此一句结束语:“The best time to plant a tree is 20 years ago. The second-best time is now.(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二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30年后,如果正如我们预言那样世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的产品逻辑被扫进历史的“尘埃”,手机和电脑不再是人们从物理世界进入虚拟世界的唯一通道,以QQ浏览器为代表的信息与服务平台该如何立足?如果QQ浏览器正在思考30年后如何才能继续向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内容和服务,那么现在就需要做好技术储备、建立相关技术能力。
下一个30年,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面对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未来,QQ浏览器的积极部署我们见得着:通过组织AI算法大赛、前沿实验室去引领行业一同探索未来、应对未来,这种积极拥抱变化的心态或会成为QQ浏览器团队最大的财富。
QQ浏览器勇于探索未来的举动让我想起今年11月举行的腾讯科学WE大会,其“洞天”的主题更是体现了腾讯探索未来的魄力和勇气。可以说,“探索未来”一直都是腾讯的技术理念之一:既脚踏实地做好产品给用户实实在在的体验提升,也仰望星空探索未来。
【 QQ浏览器“不务正业”,只为让你浏览内容更爽?】短时间内可能QQ浏览器的这些探索还不会带来什么质的变化,但大浪淘沙过后,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依然能够在赛道上保持领先的,一定是那些提前埋下种子,种出累累硕果大树的玩家。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