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对话元戎启行CEO周光:我不是「天才」,但我在等一个「机会」( 二 )


全国数理精英被高度浓缩于此,也意味着天之骄子的光环在此不再生效。
首先是往日荣耀所带来众星捧月般的称赞与优待将不复存在,继而是过往信奉努力就能成功的法则失灵,最终是自信心被巨大落差迅速击溃后土崩瓦解。部分难以接受现实的高材生因此一步步走向崩溃,不少人选择退学。
如此环境下,周光强烈感受到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开始出现,或许他也没想到,日后这种能力也将支撑其走出人生低谷。
在不知同学实力深浅的第一个学期,自认为玩心极强的周光与其他同学一样,坚持每天早上八点起床,一同“内卷式学习”。与同学熟识之后,周光开始显露本性,跟随同学征战在Dota的游戏世界,同时也不忘参加“挑战杯”等竞赛。
本科毕业,周光加入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工作。一年后,他前往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师从Farokh Bastani,攻读人工智能博士。
初到美国,周光购入一辆德国品牌汽车作为出行交通工具。如大多数留学生一样,他也曾经历因车辆故障,难以承担数千美元修理费用的窘境。想起年幼时曾维修不少电子产品,从未修理过汽车的周光在没有任何资料的帮助下,愣是成功修好了车。
如同通过修理汽车接触到全新领域的知识般,在美国的博士学习期间,他学习到更为庞杂的知识。
2012年,如今广泛影响AI工业应用的深度学习,因Geoffrey Hinton课题组用其在ImageNet图像识别比赛取得碾压第二名的成绩而崭露头角,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还未形成各自的学科,统归于人工智能专业之下。
在此情况下,周光将多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深入研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两大领域。
2012年至2017年期间,周光共发表9篇论文,其中7篇入选IEEE会议。这些论文,大多与机器人系统、物联网、无人机等领域相关。
周光认为,博士学习过程中,论文无法完全证明个人实力,还需参与多种实践项目。因此,他曾在德州仪器参与三年的项目工作,其中包括一项名为“ Agribot” 的自主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

清华大学|对话元戎启行CEO周光:我不是「天才」,但我在等一个「机会」
文章插图

图注:周光与Agribot机器人模型
一篇名为《AGRIBOT-MODEL: COMPACT SOLAR POWERED SPRA YER DEVEI OPMENT》的论文具体阐述该项目,其对Agribot机器人如此介绍:由带有电机,控制器单元,动力单元和喷雾器单元的一块底盘,以及搭载具备监视和侦查功能的摄像头组成。用户通过iOS应用向机器人下达命令,机器人通过蓝牙接收信号后,在太阳能或是WERCA电池驱动下向农田喷洒农药。

清华大学|对话元戎启行CEO周光:我不是「天才」,但我在等一个「机会」
文章插图

Agribot机器人
某种程度上,这一作品可视作周光关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知识的结晶之一,其理念可概括为通过尽可能简单的零部件,打造自动化产品。
追寻个人价值2015年,周光临近博士毕业,在选择工作时却犯了难。
“我想去全球最好的地方工作,但是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拿了顶尖大奖,一种是顶级名师。”
尽管周光已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拥有深厚理论基础与大量实践经验,但他自认为硬件条件并非顶尖,进入业内顶尖公司并非十拿九稳。因此,他亟需通过一项竞赛证明自己的实力,恰逢第二届DJI 大疆创新开发者大赛报名开启,邀请全球开发者参与比赛,为其提供了自我证明的绝佳机会。
彼时,大疆无人机市场全球占有率高达70%,在周光看来,其行业地位与苹果公司无异。
抱着稳进前三名的信心,周光毅然加入本校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组成的队伍“UT-Dronefly”,共同参与比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