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双呗"纠偏,蚂蚁回归支付本源
【 花呗|"双呗"纠偏,蚂蚁回归支付本源】
文章插图
导语:从追求规模和利润到追求规范和共建,曾有些“跑偏”的蚂蚁正一步步重回正轨。只不过,在企业纠偏的途中,市场也应保持一种理智、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这种进化,毕竟,这是任何一个事物在自身存在周期内不可缺失的那部分必然。
出品丨数科社文丨柠溪
继11月初“借呗”启动品牌隔离工作、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更新至“信用贷”页面展示之后,“花呗”也在同月底也启动了品牌隔离工作。
所谓品牌隔离,就是将金融机构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做出明显区隔,避免混同。
也就是说,与银行信贷从“借呗”中分离为“信用贷”的做法大体类似,银行信贷也将从“花呗”中分离为“信用购”。由金融机构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将不再标挂为“花呗”,而是在“信用购”服务中明确显示出金融机构的名称。
在“借呗”、“花呗”这些已做得十分成熟且极具规模的信贷产品做出调整后,蚂蚁集团的“主干道”是否会回归支付本源?集团在这一领域中的最新动态是什么?未来还有哪些新的想象空间会被打开?
01丨支付布局动作频频
尽管今年4月以来,蚂蚁集团的信贷产品被要求逐步整改,尽管如此,集团与支付服务相关的运营空间未遭到任何压缩。
根据最新的公开资料,支付宝与中国银联在2020年开始基于条码互联互通业务展开密切沟通和探索,并陆续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等多个城市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目前,支付宝与中国银联在全国范围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
与此同时,支付宝还与中国银联联合推动完成了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广发银行、Mi Pay等28家银行和机构的开放合作,用户可以通过各家银行、云闪付及其他机构的APP扫描支付宝收款码实现付款。
在监管引导的“互通互联”之下——
阿里旗下饿了么、淘特、闲鱼、盒马等业务模块也放开了微信支付通道;
腾讯、蚂蚁、京东分别选择接入银联云闪付,比如支付宝将阿里生态中各APP支付场景开放给云闪付,尽管目前覆盖率还比较有限,但已有消费者反映在淘宝提交订单时看到云闪付了;
微信在不久前也开放了对淘宝APP外链的接入支持,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打开淘宝链接,并自动唤醒淘宝APP选用支付宝付款。
对于一众互联网企业来说,出于对远期战略的规划,企业们除了在业务方面持续深耕与实现打通之外,投资布局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战术手段。诸如蚂蚁,在支付赛道中的不断投资同样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空间与新的商业空间。
尽管第二季度,阿里实现了39%的净利润增长,尽管相较于上一季度48%的增速有所降低,但这仍是大阿里期内为数不多的亮点。这或与蚂蚁因投资增值所带来的创利有关。
今年年内,蚂蚁所投资的四家公司均成功IPO,其中包括7月上市的印度外卖公司Zomato、8月上市的印尼电商公司Bukalapak、11月上市的韩国支付公司Kakao Pay以及同在11月上市的印度电子钱包公司Paytm。
特别是7月上市的Zomato,或是蚂蚁最大的投资利润来源。由于提前将手中所持有的Zomato优先股转成了普通股,并将大笔浮盈计入二季报,因此这也提高了当季的盈利水平。
尽管互联网企业们在相互开放这件事上正积极突破,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企业间的开放、互认涉及到不同主体之间运营模式、技术支持、利益分配等很多实际层面的问题,因此想要真正实现互通互联可能还需要一定的周期。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个好的起点,消费者权益和体验势必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推荐阅读
- 黑天鹅|花呗背后“套路”被发现?年轻人陆续关闭花呗,原因已被找到
- 花呗|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背后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那马云呢?
- 消费信贷|曝蚂蚁花呗、借呗整改加速
- 隔离|「PW热点」蚂蚁即将启动花呗的品牌隔离工作
- 消费|重大变化!花呗启动品牌隔离,定位中小额引导理性信贷
- 天眼查|【黑马早报】工信部对腾讯采取过渡性行政指导;字节大力教育再裁员近2000人;花呗启动品牌隔离;B站回应自动续费提前三天扣款:马上改...
- 金融公司|花呗启动品牌隔离 部分用户额度有变化
- 隔离|花呗启动品牌隔离:将成蚂蚁消金专属消费信贷品牌
- 银行信贷|蚂蚁即将启动花呗的品牌隔离工作
- 信用卡|花呗背后“套路”被发现?年轻人陆续关闭花呗,原因已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