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你大脑的是我,怎么,不满意?”
文章插图
当我面对互联网文学。
比如最为经济适用的废话文学,能流畅地被应用于各种场合。
我怀疑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它迟早会变成世界上第5652种语言。
面试时大脑一片空白?没关系,废话公式解救你冷场的尴尬。
“针对于您提到的某某问题,确实是我在前期工作中遇到的很重要的问题。我工作时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文章插图
@季老师讲求职
过年回家遇到爱打听的亲戚?不要怕。
只要你准确掌握重复的艺术,就能实现回答但又没完全回答的效果。
“你工作赚得多不多?”“能赚多少就赚多少呗。”
“小李都有两处房产了啊?那可比一套房产还多一套呢。”
文章插图
@不是丹妮
有时候,不同文学流派之间还能进行杂糅。
比如废话文学和大厂黑话放在一块,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
“我们要提升APP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好了,用户就用的更好了。”
上次听到这么让人失去耐心的话,还是在上次。
文章插图
@互联网臧老师
两个截然不同的语态碰撞在一起,还能有意外惊喜。
就比如丫头文学+卑微文学,完美适用于职场上跟甲方的交流。
“宝,你扔掉我策划的样子好性感。但是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别让自己后悔,给我一稿过。”
这种若即若离、纠结难当的感觉,非互联网文学所不能及也。
说到这里,我终于懂了。
并非人类创造了互联网文学,而是电子文坛之神正在进行文明改造。
这些语态就像复制错误的DNA,原本只是小范围存在;
但在网友、博主们的不断重复中,每一个都迅速蔓延到了全网。
从凡尔赛文学、丫头文学,到privilege文学到废话文学,传播路径都是一样的。
因为某个沙雕或热点事件,引发全网的吐槽。
开始是网友自发玩梗,但发酵到一定程度之后,专业人士纷纷下场。
丫头文学火了,于是每一个文字博主都在刷屏“头像是我不满意”;
废话文学火了,短视频平台上的第一热评绝对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看到生活博主“绝绝子yyds”不离口,开始还觉得这人怎么不能好好说话?
最后发现离了它已经不会说话,这才真是救命笑死我人没了。
文章插图
以流量为动力,不同流派来了又去,交替支配人们的词库;
终于诞生出了“大无语文学”这种怪物——既没有具体的事情为依托,也没有实际含义。
如果说privilege文学是在讽刺炫耀者,哥哥文学是在讽刺“绿茶”;
那么大无语文学才是真正做到了万物不是我,万物又皆是我。
“咱就是说”“一整个xx的状态”,可以用在任何表达上。
甚至降低了博主们二次创作的门槛。
之前的流派还要绞尽脑汁想段子,试图从同样的流行语中挖掘出不同的笑点。
而大无语文学,只要在视频里重复“咱就是说”“狠狠爱住”,配上手舞足蹈的动作,就能轻松收获百万点赞。
在到处都是它的那段时间,我甚至怀疑再过10年这种语态说不定已经成为了人类官方语言。
推荐阅读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电商|马云曾用224亿收购的大润发,4年多过去了,大润发如今发展如何?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
- 弹幕|弹幕文化发展至今,内容形式即将来到图片阶段
- 大数据|中国电信:今日对大数据行程卡相关设备进行紧急扩容,异常已恢复
- 熊猫烧香|还记得“熊猫烧香”吗?那制作这个病毒的小哥,现如今怎么样了?
- 邹非序|大吉大利,今晚吃啥?供应链危机持续,澳肯德基“无鸡可炸”
- 智能头盔|饿了么计划今年在全国覆盖十万顶智能头盔:可语音接单,拥有碰撞检测
- 科技应用|影响 2022 年的十大科技应用趋势
- 选品|2022年的今天,你知道直播带货为什么会越来越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