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下半场,美团开启“科技”第二曲线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下半场,美团开启“科技”第二曲线
文章插图
“零售+科技”,美团正在探寻新的生态位。
鲸商(ID:bizwhale)原创 作者 | 三轮、张伟伟
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头号玩家》里,描述了2045年的科幻世界,人类借助AR与VR技术,可以在现实与虚拟中自由穿梭,彼时生活中机器人已是常态。
电影呈现的“元宇宙”,正成为当下互联网科技巨头探索的新方向。Facebook、谷歌、英伟达、腾讯、字节跳动等公司,纷纷涌入。
事实上,电影中无人机送餐的场景,在2020年的中国实现了。大数据结合超脑系统创新,美团在本地生活搭建的“无人技术”,正是极具代表性的实践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美团从去年开始集合战投团队以及旗下基金美团龙珠,密集加大了对软件之外“硬”科技的投入,涵盖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机器人、芯片等领域,在推动产业数字化中加速上线下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
两个月前,美团将“零售+科技”调整为新的战略方向,在“百年之大变局”的互联网下半场,似乎在向华为看齐,找到新的生态位。
技术红利穿越“周期”事实上,美团的技术投入并非一朝一夕。
2011年公司初创之际,就面临着团购行业“千团大战”,当对手们都在疯狂烧钱砸广告进行跑马圈地时,美团避其锋芒,投入巨资招募工程师,加大IT系统的研发,因为创始人王兴清晰地认识到,“用科技来做服务业的时机到了。”
即便彼时的拉手、糯米、窝窝团等团购市场份额,都要领先于美团,但他们粗放的发展方式,用人海战术、广告战术来获取增量订单,“规模不经济”,当对手忙着人工对账时,美团自主研发的商家财务系统,已经在效率、准确率上胜出一大截。
所以,“千团大战”无法靠烧钱持续发展,但众玩家的参与培育了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互联网化,而美团笃信技术是核心“武器”,战略上采取“农村包围城市”,首战告捷享受到行业爆发的科技红利。
在PC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创新几乎都在向“硅谷”看齐,团购行业也不例外,大家争相模仿美国团购“鼻祖”Groupon。美团却不以为然,2012年时王兴提出了“三高三低”理论,认为取胜的关键是: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服务;为此,公司要做到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
此后,美团从团购升级为本地生活服务综合型平台,增加外卖、酒旅、买菜等业务时,都是围绕“技术”轴心展开,甚至2015年合并大众点评时,最先融合的也是技术体系。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下半场,美团开启“科技”第二曲线
文章插图

进入到互联网“下半场”,王兴认为“要从用户需求驱动,转向用户需求和核心技术双轮驱动。”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加速器,“美团除了连接消费者端,也参与到餐厅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建设当中。”
美团对技术的执着,很大程度也与创始人基因相关,据说清华毕业的技术天才王兴,一直对有品质感、科技感、创造力的事物保持着高度热情。而美团在人才培养、技术发展等方面仍具有优势。
截至2021年3月,美团有员工近8万人,其中研发技术类超1.8万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达43.41%。国内申请专利5355件,授权专利2130件,60%以上为发明专利。并在2019年被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之首的科技公司。
互联网下半场,加码“硬”科技在互联网公司里,美团一向不吝于研发投入。其2019年、2020年研发费用分别为84亿、108亿。而2021年单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就有47亿,近乎为前两年全年的半数,且同比增长56.67%,研发占收入比例达到9.7%。显然,美团正在研发上持续加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