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以同产自贵州的黄牛嫩牛肉为例,叮咚买菜上100克售价达15.9元,盒马则为14.95元。
要知道,盒马虽然与叮咚买菜一样提供“配送到家”服务,且“免配送费”门槛更高(盒马为49元、叮咚为28元),但一间盒马大店的房租及运维成本,远高于叮咚买菜的一间前置仓。
可见,盒马商品有着“相当不俗”的性价比优势。
盒马“外表”上虽有着网红般的高大上气质,但在价格端,盒马不断优化流通环节、对后端供应链严格自控,也着实严选出一批质量优良、价格相对适中的产品。
但盒马这一“以我为主”的思维,从供应链端复制到门店端,也衍生出新的问题。
戳破泡沫盒马成立之初,就带有极强的“网红”属性。
门头悬挂的蓝色盒马标识、身处地标性商业区的选址、广为流传的“马云吃帝王蟹”照片……各类“流量”元素加身,盒马成为了不同城市的“新地标”,更是众多传统商超到访学习的“尖子生”。
网红标签下,盒马发展中期的开店速度也极为迅猛。从2018年7月到2019年9月这一年多以来,盒马的门店数从64家激增到170家;截至2019年底,盒马的全国门店数已经达到197家。
近一年半的时间里,盒马全国门店净增长133家。
高潮过后,故事的走向却极速转折:2019年5月,江苏首家“盒小马”门店正式关闭;同月,盒马鲜生昆山店停业;一年后,盒马鲜生宣布退出福州市场。
不止是盒马,京东七鲜、苏鲜生、永辉超级物种都自2019年起开始“熄火”,而在这一轮关店潮中,当年红极一时的“新零售”模式,泡沫也被逐渐戳破。
“网红”盒马自然也放慢了脚步。
据盒马官网及相关报道的数据显示,在区域分布上,江浙沪、广深和北京等城市及地区的门店数,占到盒马门店总数的近六成左右,仅北京和上海两地的盒马门店数,占比就超过三成。
结合开店速度与门店分布的情况看,北上广深的盒马大店数量饱和,而盒马鲜生标准店在向中西部及北方城市扩张时,速度明显放缓。
【 一线城市|“以我为主”模式AB面:“网红”盒马如何自处?】难道盒马只是一线城市的“宠儿”?
不难理解,一线城市的新中产人群居多,盒马的高品质商品也更受青睐,而平日通勤繁忙的白领阶层,更能享受盒马的配送到家服务。
盒马在一线城市有着忠实的消费人群,而侯毅也在2020年时表示,盒马在京沪两地的门店已实现全面盈利。
盈利“喜讯”背后,更多细节值得关注。一方面,成立四年后,盒马才在两座城市实现盈利,这一速度也不禁令人唏嘘。
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在盒马向京沪之外更下沉的市场扩张时,还能否继续保持盈利势头?
以福州市场为例,根据新华都转让新盒科技(福州盒马)的公告显示,2018年盒马在福州亏损5883万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更高达4044万元。
在零售赛道,福州是比较特殊的城市,当地有永辉和朴朴两大本土企业,这两家“地头蛇”共同分食着有限的市场份额,竞争处于下风的盒马,也只得黯然退场。
不过,“福州案例”所反映的,是仓店一体和即时到家模式自身的需求天花板,尤其在三线及以下的城市,消费者时间充裕,菜市场仍是生鲜消费首选场景,再加上用户选择也变得更多了。
前置仓、社区团购、各类尝试到家或自提服务的社区门店,都在共同分食即时零售的市场蛋糕,即便这是增量市场,但涌入者众多,盒马受到的打击自然也不小。
盒马的差异化优势何在?
到今天,盒马鲜生落地新城市时,依然能吸引大批客流,下沉市场的需求并没有被“喂饱”,但当年被商超参照学习、马云到店参观的“网红”盛况早已不再,一切浮云也都在逐渐退散。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