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燃油车|看待理想的方式,看待现实的方式


传统燃油车|看待理想的方式,看待现实的方式
文章插图

【 传统燃油车|看待理想的方式,看待现实的方式】差不多两年前,38号做了理想ONE的测评,发微博时说了这样一番话:理想ONE是个不错的车,但是宣传出了问题,明明机械素质都还OK,偏要去讲大屏、智能化等等那些无关痛痒的东西……
在探讨38号两年前的这个观点之前,这篇文章先来探讨另外两个消费者认知问题——
1、不久前「车fans」文章就价格透明问题询问数位不同品牌4S店销售顾问,消费者对一口价模式是否接受。后者回答几乎完全一致:没有一个顾客会选择不讲价的。
2、三年多之前这个专栏曾发布过一篇文章《特斯拉的触控屏,西装的口袋巾》,在微博上被批到体无完肤。其中有一位读者大概是销售相关职业,评论说:触控屏就是没用,对销售没起到任何促进作用。

传统燃油车|看待理想的方式,看待现实的方式
文章插图

▲借机缅怀一下拜腾
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得出结论,消费者去传统品牌4S店买车和去新造车品牌店买车,ta们的预期是不一样的。新造车品牌店本身就是一口价的透明模式,去买车自然就是选择了不讲价,而传统4S店从来都是议价模式,去4S店买车不讲价的话那等于烧钱。
三年前,不同的消费者,对于触控屏的态度自然也是不一样的。首选特斯拉的消费者,自然已经对触控屏有所好感,而去传统4S店买车的用户,ta们的预期就是买一款常规意义的燃油车,当然也就对触控屏没什么兴趣,反而有所警惕。
但是,这三年多时间下来,我们看到即便是传统燃油车,触控大屏也几乎算是标配了。当然传统燃油车与新造车对触控大屏的理解还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没有像后者那样大量取消实体按键。不过触控大屏被接受,这已经是证明了的,而新造车屡屡创造新高的销量还证明,没有实体按键也并不是一定不行。
我们现在说回38号对最初理想ONE的评价:明明机械素质OK,却错误的宣传智能。
38号的评价错了吗?倒也不能那么说。但很显然的是,38号是在以传统燃油车的评价标准观察理想ONE,而后者是在以智能产品式汽车的方式在营销。事实就摆在那里,理想ONE就是那么一台车,就是那么一种营销方式,但视角不同,对它的评价就完全不一样。
这几年下来,特斯拉席卷全球的成绩,本土新造车越来越不能忽视的销量,验证了这样一个变化:
对汽车的定义已经在变化了,传统车企及支持者的那套标准仍是主流,但正在失去权威性。
而且理想ONE恰恰也是最有代表性的车型。它不是个真正的EV,这款增程动力产品享受不到EV那么多的红利,它的机械动性和使用方式也几乎等同于燃油车。理想ONE在极大程度上就是一款燃油车。也就是说,它的销量来源里,享受EV的观念转变或政策红利的占比极低,很大程度是从燃油车那里直接拿的。并且它拿到了月销破万的成绩,而且售价在30万以上,这是合资车企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凭借的恰恰就是它的智能化。传统燃油车就是一款车,理想ONE有智能硬件的属性。世界变了,变的就是这些,市场对汽车的消费观念在变。

传统燃油车|看待理想的方式,看待现实的方式
文章插图

▲蔚小理11月集体破万
在特斯拉刚刚创办的时候,在特斯拉进入中国的时候,在蔚来、理想相继成立的时候,在蔚来2019年面临绝境的时候……在这些时间点上,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现实,但有两种声音一直没变:一方认为新造车会完蛋,另一方认为传统车企会完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