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因兄弟内斗,现股价、营收下滑,这家超市市值几近被“腰斩”
文:小郭淘宝的崛起,不仅是阿里的成就,更使我国进入了购物的新时代,颠覆了传统的购物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无疑给线下商店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也给商店、超市等传统购物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去年的激烈竞争和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导致近300万家门店关闭。【 两兄弟|因兄弟内斗,现股价、营收下滑,这家超市市值几近被“腰斩”】
文章插图
正是因为去年的特殊情况和线下业务的困难,也促使国内兴起了另一种购物模式,即上门服务,从原来的快递到社区生鲜上门。阿里巴巴、美团等巨头相继进入市场,开始抢占市场份额,这对一向提供“门到门”服务的永辉超市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除了行业竞争激烈外,实际上,永辉市场份额暴跌的主要原因来自内部斗争,更具体的说,是兄弟之间的内部斗争。1989年,19岁的张轩松准备改变农村孩子的处境,于是辍学准备外出。但他不知道没有教育、技术和资本该怎么办。最后,他不得不去一个建筑工地搬砖头和水泥。后来,在表哥的介绍下,张轩松拼接下一家濒临倒闭的啤酒批发店。
文章插图
为了挽救濒临破产的商铺,张宣松想出了“24小时营业,1小时送货上门”的销售方案。当时,快递不方便,而且外卖闻所未闻,张轩松的啤酒店的声誉很快受到冲击。张轩松自己送货、扛了5年,从三级代理商到福建总代理。1995年,张轩松看到新兴超市出现在大街上,有商业头脑的人告诉他,这是一个商机。1995年,张轩松和哥哥张轩宁在福州开了第一家超市“古乐微利超市”。1997年,他们将其改名为“永辉”,以低价为主。这一特点延续至今。然而,永辉超市的路并不平坦。1998年,麦德龙、沃尔玛、好又多等国际商业超级巨头开始向二线及以下城市发起进攻。所到之处,哀鸿遍野。
文章插图
永辉的挑战来了。然而,永辉抓住了国际超市和本土人才“新鲜”领域布局不足的问题。永辉率先开发“生鲜超市”概念,避开巨头的边缘。此外,永辉引入合伙制,迅速提升了永辉的凝聚力。接下来的永辉就像晴天霹雳,每年新开60多家公司的规模,遍地开花。永辉的精彩时刻即将到来。2010年永辉超市上市,张轩松兄弟财富突破百亿。2013年,永辉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2017年,永辉市值已达700亿元,成为全国超市业的重中之重。那么,永辉是怎么从神坛上掉下来的呢?
文章插图
永辉的基盘有永辉云创、永辉云金、永辉云超和永辉云商。虽然名字容易混淆,但丝毫不影响永辉的布局。永辉常见的红绿大牌店属于云超,云超是永辉的传统零售业务,而云创则是两兄弟用来“折腾”新业态的部分。2015年,哥哥张轩宁孵化出永辉云创,主要专注于当时概念火的“新零售”业务。毕竟,这是老对手大润发和马云率先进入的市场。当然,永辉不能落后。永辉的思路非常明确,即打造“零售 餐饮”的超种店(类似于目前的河马鲜生生活区,集餐饮、零售、休闲、鲜活食品直供于一体),永辉生活店和永辉生活app(类似于日常鲜活食品)业务的发展。
文章插图
当时,永辉兴致勃勃。近三年来,吸引了今日资本和腾讯上千万到上亿的投资,也被视为打击“阿里巴巴 大润发 盒马”新零售的有力武器。然而,云创显然已经从高到低。2016年至2018年三年间,永辉云创盈利为负,亏损逐年扩大。在未来的发展中,两兄弟意见不一,最终决定在2018年分道扬镳。作为哥哥的张轩宁认为餐饮在未来发展潜力更大,永辉发展应以餐饮业为重点,提前进入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弟弟张轩松认为,“送货到家”是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更符合市场需求。结果,永辉的四个业务板块按照兄弟俩的意愿分拆,永辉的业务分崩离析。
推荐阅读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天猫|电商行业怎么了?大批商家退出淘宝,4个原因很现实
- 淘宝|拼多多的东西为啥那么便宜?知情商家说出原因,满满都是“套路”
- 智通财经|太钢不锈(000825.SZ)董事柴志勇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被证监会立案
- 天下物|他们都因长的像马云而走红,三代“马云”的贫富差距却如此之大
- 管理|当“数智驱动”刻在企业的基因里,会发生什么?
- 裁员|情报|拼多多被爆开始裁员;恒大集团深圳总部大楼已退租;十荟团因下单不发货被罚30万
- 平台|电商行业怎么了?大批商家退出淘宝,4个原因很现实
- 京东食堂|刘强东真把员工当兄弟?京东食堂曝光后,答案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