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竞品分析无论是对产品经理,还是对设计师,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做竞品分析的套路方法,将竞品分析分为了针对性分析和全局性分析两大方向,推荐对竞品分析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文章插图
相信对于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新型农民工们来说,竞品分析一定是不会陌生的,尤其是产品经理,往往会成为产品迭代及差异化的重要依据。
其实,作为设计师,无论你负责的产品业务是面向To B还是To C的,谙熟相关产品的功能体验,对业务产品的设计还是大有裨益的。“知己知彼”,“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把设计体验做到愈来愈好。
设计老板经常对我们小组成员说:“我们做竞品分析,不能仅分析产品界面表象,还要通过体验竞对的功能架构、交互流程、视觉界面,分析出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反推出竞对产品经理的prd文档业务逻辑以及竞对设计师设计背后的思考。”
提到竞品分析,我时常会想到这句话,虽然做到有点难,但是竞品分析的最大价值意义也就在于此了。
如何做好竞品分析是有套路可寻的。所谓套路方法,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你用这种方法套路可以达到目的。不太擅长做竞品分析的人,按照这种套路也能得到相对不错的结果。最好呢,简单易行,比如是一张可以“Take Away”的图表。
一、设计师做竞品分析的价值1. 验证设计思路正确与否对于从事一两年的设计师来说,在接到设计需求时,脑海里总会出现一些想法、思路。这个时候,借助竞品分析,可以把脑海中的多个想法进行筛选过滤。迅速放弃不太可行的想法,不再深入;重点关注可行靠谱的思路,从而明确设计目标和设计目标。
2. 寻求设计灵感设计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难解的问题,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设计对策。这个时候,借助竞品分析,可以快速了解行业常规的做法,了解用户行为习惯;或者发现竞对的设计亮点,刚好移花接木。
- 行业常规都这么做的,思考一下可否复用,以便设计体验更符合用户既有使用直觉;
- 竞品的亮点,思考一下可否借鉴+适度创新,在此基础上,让设计体验做的更好;
- 竞品的不足,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么做不好,帮助自己的产品有效避免。

文章插图
1. 适用场景1)针对性分析
所谓针对性竞品分析,即具有明确的分析目标,分析较为细节、充分,在设计角度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比如,要找到某个交互操作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验证某个方案的正确性;产品的业务功能,也无需借助竞品来佐证价值本身;通过竞品分析所得到的设计方案,可以快速推动落地;所留给设计师们做竞品分析的时间,也相对紧迫等场景。
2)全局性分析
适用于分析目的没有那么确定,就是要了解一下行业内相关产品的情况;现有产品有一个大的思路,但不知道可行性、合理性如何,想借用竞品分析来为自身产品决策提供依据;需要多维度的收集竞品分析,比如产品定位、市场占比、用户规模、用户口碑等。
所留给设计师们做竞品分析的时间也相对宽松,或许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
2. 分析工作特点1)针对性分析
分析工作量相对轻量化,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有价值的信息输出。分析方法也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分析目的随时调整。分析过程及结果的输出形式也无要求,形式不限,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档,可以是表格,可以是ppt。
推荐阅读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用户|华为花瓣搜索引擎 Petal 在国内正式上线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出发票|给经销商提供支持:很多人不知道,经销商才是厂家的第一用户
- 跑路|又一电商平台倒下,老板带着200亿巨款跑路,用户投诉无门!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
- 微信|企业微信最新数据:活跃用户数量为 1.8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