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总是在聊天中收藏表情的牛小犇,现在有了更多获取表情的渠道。在各种平台看到有意思的图片、动图,他就保存下来上传到聊天软件;他有时也会给一些特定的亲朋好友制作表情包,比如“某某最棒”。
当互动交流的渠道被打通、图像制作技术门槛随之降低,人们便可以自行制作表情包,采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来建构表意更丰富、代入感更强烈的对话场景。中青校媒调查发现,76.21%受访大学生曾自制过表情包。
牛小犇的一位同学便是班里的“表情包生产厂家”,“他特别善于观察细节,有时候会做一些调侃表情包,比如把同学的脸替换到熊猫头表情上,再配上他们的口头禅,这些就会成为全班收藏的表情包。”
图胜千言,既是“润滑剂”亦是“圈层密码”
假如有一天表情包全面下线,沈心怡可能不太能接受。在她看来,表情包是她在线交流中的万能工具包。相比于趣味性,她更重视表情包的功能性。在沈心怡的认知中,表情包是非语言交际的一部分,能够高效完善自己线上沟通时的言语缺失。“有时候表达不够充分,为了避免对方误会,就会赶紧发一个表情包。”这样用于表示友好、缓解尴尬气氛的表情包,沈心怡的社交软件里有上百个。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54.79%受访大学生热衷于分享和收藏表情包。78.05%受访大学生认为表情包相较文字表达的情感更为充沛;64.49%受访者通过表情包表现自己的热情和善意,拉近社交距离;62.58%将表情包作为自己的“快乐源泉”。
“我太菜了,带带我。”找学长、同学帮忙时,牛小犇会附带一个自嘲的表情包。在他看来,过度严肃的语气并不适用于熟人之间的聊天。有了表情包加持,就能把“板正”的对谈转化成好兄弟间的打趣。“说几句平常不好意思说的玩笑话,也无伤大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兰在《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一文中分析,在基于表情包的表演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柔化、夸大、伪装、敷衍等表演情形。其中“柔化性表演”,指的便是一些表情包可以将人们的棱角柔化,有可能瞬间让人变得亲和、接地气。“多数表情包都具有动漫风格,这就使得它们自带气氛调节功能,能拉近交流双方距离,为交流创造亲切、轻松的气氛。”中青校媒调查显示,73.16%受访大学生喜欢可爱类型的表情包。
前段时间的线上面试中,沈心怡便感受到了表情包的“温柔魅力”。面试官在发来一段冷冰冰的文字后配了一个“狗头”的表情,“严肃氛围的瞬间就被‘中和’了。”她的紧张、压抑情绪消失了一大半,“整个面试环节轻松很多。”沈心怡坦言,表情包的调节气氛的功能在屏幕对屏幕的无声、无肢体动作、无眼神、无表情交流中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基于表情包的交流,很多时候也成为文化上的试探与“接头”。当双方发现彼此有着共同的“密码”时,会产生群体认同。牛小犇见过一些B站Up主制作自己的表情包,喜欢他们的粉丝可以免费下载。当这些Up主开直播、发视频时,他们自己的表情包就会频繁被粉丝发在评论区。牛小犇的收藏夹里还有一些专门用在动漫社群的表情包。这些小表情作为“圈内人”的暗号,在小范围内流通。“表情一般都以群成员熟悉的动漫人物为主角,因为我们都了解表情包上定格的瞬间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能理解这些表情的含义,使用起来就比较有意思。”
彭兰通过研究分析,除了年轻群体的总体文化属性外,不同的表情包还可能会折射出各种亚群体的文化。“很多表情包是在特定的社区或群体中产生与传播,或代表了特定群体的兴趣与趣味,也可能与某些群体的集体记忆相关,因此,一些表情包中还加载了亚群体文化的密码。”即使是90后、95后、00后这些同属年轻人群的群体,在使用表情包时也会有差异,而不同文化取向的群体,也会有不同的使用偏好。在一些群体也会出现自己独有的小众表情包。“当发现对方和自己有同类型表情包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把对方看作自己人,产生亲近感。”吴亚坤说道。
推荐阅读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盲盒|【黑马早报】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地产5大家族财富蒸发近3000亿;中消协点名肯德基盲盒套餐;任泽平微博被...
- 场景|全面开花 潜力巨大!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
- 注册商标|商家用“舟山带鱼”近似商标开网店被浙江舟山行业协会起诉
- 互联网|QuestMobile:下沉市场月活用户近7亿,或成互联网掘金主“战场”
- 客户体验管理|「猎云网首发」DIA数皆智能获东方富海近亿元B轮融资,聚焦全场景客户体验与数据驱动运营
- 电商|东南亚电商服务综合SaaS平台“查明熊”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 被告人|骗取电商平台退款近500万元 6人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