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法|专访「楚天云」:隐私计算已在民生领域产生价值,但讨论"分润型"商业模式为时尚早( 二 )


以下是对话部分(经36氪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36氪:楚天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隐私计算,当时的契机是什么?
徐博:楚天云承担湖北省级政务云的建设,也在进行政务数据相关的归集。去年4月武汉疫情解封之后,有些单位了解到楚天云的定位,找到我们开始讨论隐私计算。不过说实话,这个理念相对前沿,并且当时市场需求还不大,大家并没有太多认知。不过,后期随着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更深入人心,再加上《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明文数据交易的违法性质,隐私计算作为让数据开放应用的一种方式,也引起了更多讨论。
楚天云在日常推进的过程中,首先还是关注了隐私计算的技术理念和产品化情况,同时也邀请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本地的一些政府机关进行讨论。同时也在进行一些落地探索。
36氪:楚天云通常在项目落地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是否主要协调技术提供方,用以帮助政务数据和社会大数据的融合?
徐博:是的。因为在不少场景中数据分为两类,政企自己掌握的叫政务数据,是可以通过行政指令或数据开放的相关要求进行物理汇聚的数据。那么最主要需要协同的是社会数据,但这些数据在日常中并不全量归集于政府,是需要通过隐私计算聚集的。楚天云整体的定位是建设运营方,我们先建设后运营,具备一定程度的甲方色彩。
36氪:甲方在隐私计算产品选型时,看重哪些维度?
徐博:其实很简单,我们是国有性质的企业,掌握政务数据,通过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的融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这个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本质来看,自主可控是我们采用隐私计算或者区块链这类安全相关技术时非常关注的因素。在这些技术上,我们要求原厂商有话语权、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主发明专利,这是最首要的前提。如果产品有外资因素或者不能自主可控,那么肯定不能被采用。另外,我们还要考虑这类技术和现有政务云的环境能否融合,能否借助云平台相关的一些算法,提升整个隐私计算产品的性能,在这个方面体现价值。
【 个人信息保护法|专访「楚天云」:隐私计算已在民生领域产生价值,但讨论"分润型"商业模式为时尚早】36氪:当前在选型过程中,符合要求的厂商在数量上是否充足?
徐博:现在来说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厂家。我们主要和「洞见科技」合作的深入一些。洞见科技孵化自「中诚信集团」,中诚信集团所属地在湖北,其基于中诚信在金融领域的多年经验,加速了数据应用在金融行业的落地。同时基于数据要素流通场景,我们也在和国内主流的隐私计算厂家进行沟通、选型和测评,也会在各自突出的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36氪:当前不少甲方也会提及对产品性能优化和数据源丰富程度均有期待,楚天云如何平衡这两个方面?
徐博:我们主要做政府服务的落地,当前的场景还是促进政务数据开放,也在同步面向金融、医疗、交通等行业进行智能数据产品的输出,对隐私计算的产品性能的优化和数据丰富程度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规划,这两个维度需要综合平衡。
36氪:之前楚天云在和洞见科技探索平台分润的模式,运营起来的效果如何?当前分润模式在隐私计算行业里还不普及,这一模式大规模落地的前提是什么?
徐博:楚天云运行6年多时间,和很多厂商进行了合作。比如很多安全厂商都会把WAF、防篡改类产品云化在我们的云平台当中。当客户购买后,我们会以季度或者年度和厂商进行结算,这就是一种分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