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数字新社区”长啥样?这幅民生数字全景图正在打开!
文章插图
家住临汾路街道的李阿婆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独居的她“玩不转”时兴的智能电子产品,打车出门只能通过传统的“扬招”方式苦等许久。现在,家中的IPTV升级了“电视出行”功能,她仅需在家打开电视按几下遥控器,即可呼叫出租车。
文章插图
原来,通过走访了解到独居老人的心声后,临汾路街道最近开启了“数字新社区”建设。率先牵手上海电信IPTV在部分居民家中试点的 “电视出行”服务,便是“数字新社区”战略建设落地的第一个服务新体验。今天(15日),临汾路街道与上海信投、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北区电信局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紧扣“为了人”这个根本目标,把生活数字化转型与居民体验紧密结合,为居民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提供更具温情的社区服务,把临汾社区建设成为更加宜居的人民家园。
数字便民“不打烊”,构筑社区服务新空间
“社区的服务和活动很丰富,但是晚上不开门”——这是“上班族”反映最多的问题。为此,临汾路街道自去年以来,打造了“临小二”线上服务平台,各类社区服务都可以通过平台预约,内容包括约服务、约空间、约走访、物业报修等10多项便民服务。
在临汾路375弄试点小区,居民活动室24小时开放。无论多晚,居民前往居委会门口的“临小二”系统,只需按指引操作,便可预约活动场所,到时间自行按密码打开活动室即可。以往居民前往活动室都需要先找到居委会工作人员为其开门;智能化后,享受到了“全自助”“全时段”服务,居民对“临小二”赞不绝口。
文章插图
根据居民需求,街道还在星城花苑小区率先打造了沪上第一个社区不打烊服务区——“数字小屋”,约15平方米的空间里,添置了“一网通办”自助机、AI“一分钟诊所”、水电煤缴费一体机、网上图书馆以及共享打印机,面向居民24小时开放。
“共享打印机太实用了!以前家里小朋友时常需要打印作业,大晚上的到处找打印店。现在不出小区就能随时打印,真是太方便了!”居民李先生颇有感触。
社区食堂开在哪儿?鲜活民生数据来“判断”
在临汾路街道,现有3家社区食堂。“是否需要再开新食堂?在哪里新开?”等问题一直列在街道领导的议事日程上。
“数字驾驶舱”来“判断”!通过把居民的需求和已有资源在电子地图上“撒点”,直观呈现公共资源覆盖范围。在智能推荐算法支持下,街道很快找到了社区食堂辐射“盲区”,目前第四社区食堂已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周边的居民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希望早日开张,在家门口吃上可口健康的社区食堂饭菜。
为啥“数字驾驶舱”如此“聪明”?原来,街道以“社区云”数据为基础,连同机关、居委13个业务应用系统中涉及到的居民、房屋、法人、事件数据,统一沉淀在“民情日志”社区治理主题数据库中,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超过1000万条数据且实时更新的“数字有机体”,在“数字驾驶舱”算法工具的支撑下,街道充分释放大数据蕴含的数字红利,把数据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
文章插图
线上联动线下,居委会活动室也来了“新客”。在市民政局试点的“心愿码”小程序助力下,街道临汾路380弄、375弄等多个居委会引进了乒乓球发球机器人和“魔镜”智能锻炼设备,让前来锻炼的居民充分体验到了高科技带来的魅力和乐趣。380弄居委会1楼还搭建了“健康小屋”,居民只需站在机器上,双手握住把手,几秒钟后,身高、体重、体脂、骨龄等各项身体指标一目了然,机器还会根据检测结果给出锻炼和养生建议,帮助居民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