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奥密克戎病毒已成为网络攻击邮件诱饵!!!

今日有国外媒体报道,网络攻击者已经开始利用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变种——奥密克戎(Omicron)进行网络钓鱼,将其用作恶意电子邮件的“诱饵”。


奥密克戎作为最新的毒株,科学家担心其具有高传染性,以及现有疫苗可能无效,这一话题在全球引发关注。而攻击者能迅速适应最新趋势和热门话题,利用人们对奥密克戎的担忧和恐惧,制作钓鱼邮件吸引更多人上当受骗。

师生|奥密克戎病毒已成为网络攻击邮件诱饵!!!
文章插图



英国消费者保护组织“Which”公布了两封伪装自英国国家卫生服务 (NHS)的钓鱼电子邮件样本,声称可为收件人提供免费的奥密克戎核酸检测。



网站会要求受害者输入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手机号和电子邮件地址,最后,他们会被要求支付1.65美元用于检测结果的交付费用。显然,攻击者的目的不是骗取资金,而是窃取受害者付款时提供的个人信息,例如电子银行凭证和信用卡详情。在该步骤中,受害者还会被要求输入其母亲姓名,攻击者可在随后的账户接管尝试中以此来绕过安全问题。
【 师生|奥密克戎病毒已成为网络攻击邮件诱饵!!!】清华师生惨遭恶意邮件攻击
近几年,国内外利用钓鱼邮件进行诈骗的事件频发,就在前几日,清华大学部分师生也遭到钓鱼邮件侵扰,不少人收到一封《异常行为登录警告》的邮件,有不少人怀疑是钓鱼邮件,但也有不少人缺乏警惕,点开链接进行了操作。

师生|奥密克戎病毒已成为网络攻击邮件诱饵!!!
文章插图



然而操作到最后来到一个网页,内容是“清华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写给师生的《2021年钓鱼邮件演练之开“奖”说明》”
《开“奖”说明》写道:“这是学校开展的钓鱼邮件演练。我们不幸地通知您!由于您在本次演练中未能第一时间识别出钓鱼邮件,因此来到了这个页面。”

师生|奥密克戎病毒已成为网络攻击邮件诱饵!!!
文章插图

原来,这是清华大学开展的钓鱼邮件演练,目的是让师生提高对钓鱼邮件的警惕,纵然是虚惊一场,但如果真的是钓鱼邮件,这些点开链接进行操作的师生,也许已经被骗。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警惕来历不明的邮件,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已经在钓鱼网站上输入了详细个人信息,应在第一时间暂时冻结相关银行账号,并密切检查是否有任何未经授权的付款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