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T-EDGE|傅盛:餐饮与零售数字化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与零售( 二 )


得到罗振宇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每个人现在都享受着比古代帝王更舒适的生活,早上打开朋友圈批奏折,午餐的时候几百上千个厨师在等着你,一下单就送过来……”。但当前社会也面临矛盾,即人民追求更好的生活服务体验,与人口老龄化下劳动力短缺间的矛盾。也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机会,我开始做服务机器人。
我们今天的大会叫T-EDGE创新大会,其实创新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最近我在读一本书叫《创新起源》,以前我们对创新的最大误解是,创新起源于黑科技的出现。但其实不是,创新像一粒种子一样,需要有土壤、有风,需要一点点地灌溉孕育,才能慢慢生长出来,中间一旦某个因素停止,创新就会出现瓶颈。
一颗大树长大,其实是很多颗种子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成功学和媒体报道,往往都停留在高光时刻。创新是不断试错试出来的,每天日拱一卒改变出来的,创新要付出大量艰苦努力,而且要有匠人精神,不断打磨。
我们现在是5G和AI时代,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今天某个新技术看上去不是黑科技,没有让人叹为观止,但可能正在孕育着一场巨大的创新变革。
我在几年前认识到一个趋势,即“物理世界正在向数字世界不断迁移”。从过去的办公有纸化变成PC无纸化,生活上从线下逛变成线上逛,从过去疫苗开发中的灭活技术,到现在将算法应用到mRNA疫苗开发中,整个世界开始数字化。而我做的服务机器人这件事情,就是如何让服务行业真正变成数字化的世界。
当时我想到,让服务行业真正变成数字化的世界,一定需要一个终端设备。其实不管是云还是5G技术,这些技术听起来高大上,但最后落在消费者手里的,就是一个终端设备。如果不是苹果当年发布了没有硬键盘的iPhone,智能手机时代、4G、5G时代是否会到来,会打一个大大问号;如果不是特斯拉把笔记本电池装在汽车底盘上,新能源车革命会不会到来,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我是做终端出身的产品经理,特别注重终端的力量,因为终端的创新,很可能会反向推动整个产业的变革。
我们今天讲餐饮零售的时候,认为标准化终端的大批量复制,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能够使物理世界和数据世界产生一个桥梁,当时我就想到服务机器人。
我刚开始做服务机器人时,面临一个难题,即每个人脑海里的机器人都不一样。很多人说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很酷,但我认为,波士顿动力机器人没有十年时间不可能被真正大规模地使用。一个实验室技术和能够大规模被使用的终端,对技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朋友圈扮酷的技术和飞入平常百姓家的技术,对细节要求也不一样。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从提出到走入千家万户,这之间的gap是巨大的。
我脑海里的机器人是廉价终端,即跟手机价格差不多的产品,打开就能使用。刚开始可能只具备一两种功能的产品。因为现在的人工智能还非常弱,不可能超越人的决策能力,因此需要大量软件化的定制,硬件则需要足够标准化。
经常有人问我“你们家机器人为什么不像人?”其实长得像人的机器人,价格非常昂贵。我们做的服务机器人没有手,因为目前的技术,给服务机器人增加手臂并起不到实际功用。正如今天的飞机,虽然没有像鸟一样扑扇翅膀,但飞地也足够高。
回到服务业的话题。现在有一种说法是“服务业不经济”。30年前买彩电需要大几千块、雇保姆只要几百块,而今天的价格则完全反了过来,为什么?有人解释说因为服务业需要人。服务业一定需要那么多人吗?
其实是因为,科技对服务业的渗透非常低,服务业可以说是离科技最远的行业,更多是靠人的经验传承,人的努力和勤奋。反过头看工业,其实工业最开始也是这样,靠更多的工人来实现工业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