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如何与顾客的心达成和解( 三 )
2. 友善友善方可构建我们和顾客真诚沟通的桥梁。“与人为善,于己为善”。微笑是友善的标志性符号。若此时顾客没有走开,请克制自己继续沟通,不要给顾客制造压迫感:不争论不说服、不说“你错了”、坦率承认自己的不足。
3. 尊重《人性的弱点》中介绍,名字对每个人而言有着终身的特别意义。如果我们记住顾客的名字,用它来营造特别的专属“仪式感”,相信顾客会报以对我们的重视。
找到对方感兴趣或在乎的事,是对对方尊重的另一种表现,找不准时就很容易让对方失去信心。
但尊重有一大前提:我们和顾客是平等的。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才可发挥更大效力。若客尊我卑,我们会先用一部分“尊重”弥补上不平等这个GAP后,才会让余下的“尊重”发挥效力,事倍功半。
4. 同理顾客愿意沟通,我们便可以更深一层,用同理心去获取顾客认同。
倾听、让对方主导谈话胜于我们自己、将心比心、体谅,都是《人性的弱点》所建议的方法。在对方主导的语境下,顾客便会有掌控感,随之带来安全感,ta才会卸下防备或有所付出。
5. 对方觉得自己很重要顾客在自己的语境里,有被尊重和被欣赏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激发ta产生更为高尚的情操。这时的顺势而上,或者激将,他们都不会拒绝(《影响力》中称之为“保持一致”),必将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如上4个要素,还需结合实际场景,分别倾注不同的权重,加以试用。
三、总结上文两个章节,讲述了两个模型:“如何带来认同”、“基于认同的增长”。我最终融合成了一个模型,如图9所示。
它的表述是:我们将怀着真诚、友善、尊重、同理之心去引导顾客接触到我们的产品、对他们进行价值引导、降低他们拥有产品的能力、不断的为他们提供更多价值;在此过程中顾客会感受到被重视和欣赏,从而加深对产品的认同,最终“爱”上我们。
文章插图
图9:如何与顾客的心达成和解
四、结束语本篇是一个从逻辑层面的演绎,是思维训练的结果。实践价值尚待考证,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场景,酌情加以试用。
但有一个道理可以实际运用:系统中的任一行为,一定有它存在于此系统中的目标,对此行为的设计一定是基于这个系统赋予的目标有的放矢的(就像价值的提供要基于顾客画像一样);单点考虑问题,很容易事倍功半,无法掌控事态。
本文由 @JC_Hsueh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飞书|泡泡玛特与飞书签署协议,将使用飞书及飞书OKR办公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岚图FREE|岚图FREE首次OTA升级 新样貌与新体验
- 周边|晚了!这些冬奥周边已被抢断货,还能如何下手?
- 电商|马云曾用224亿收购的大润发,4年多过去了,大润发如今发展如何?
- 快递|快递客服外包公司怎样与甲方谈?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误区|产品驱动增长 PLG 风靡,一文聊透机会与误区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