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简单看一看移动开发者在变现层面通常容易踩哪些坑?
首先,对于技术团队和能力有限的中小开发者而言,自建广告系统其实就是一个很容易踩的坑,很多开发者很迷恋自建广告系统,认为这样能做到广告变现的独立自主。
然而事实上,为了独立自主而独立自主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移动应用最应该关心的是变现效率,其他的其实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一个完整的广告系统涉及到非常复杂的体系,它至少要涉及客户端、投放后台、流量引擎和广告算法,而这里边涉及到的很多开发工作通常是一个中小APP开发者不曾接触过的模块。
这无疑增加了开发的成本,对这个技术现实的难度没有直观认知的团队建议买本《计算广告》感受一下。
这时候有开发者会问,那我做一个简单的版本行不行?
答案是可以,但没有意义,简单的版本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运营后台,它对变现效率提升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自建广告系统除了技术层面的难点,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难点在于配套的客户,中小应用本身小的广告库存对品牌广告主缺乏吸引力,因此很难独立说服品牌广告单独购买。
而效果广告主的难点在于决定它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需要有足够长的竞价队列,10个广告主竞价和1000个广告主竞价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而中小APP通常是很难引入足够多的广告主数量从而形成足够长的竞价队列。
我接触过一些应用开发者,开始的时候对开发广告系统兴致很高,花了很多钱,挖来相应岗位上的人,但大多最终都草草收场,且不说成功运转,就仅仅是还在正常运转的都凤毛麟角;
OK,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当然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引入第三方广告平台,这在本质上遵循的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一逻辑。
那么引入第三方广告平台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我们逐一分析:
首先节省了高昂的开发成本,应用开发商可以不用重复造轮子,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其次,实力雄厚的第三方一个重要优势是它聚集了足够多的广告主,竞价非常充分,因此流量的综合效率就会提升;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第三方广告平台往往通过很多历史数据的积累能对用户群体进行相对准确的画像,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提升广告与流量的匹配效率,让广告投放变得足够精准。
好,很多开发者这时候就会说:“那卫老师,您告诉我,国内哪个第三方广告平台做得最好,我直接接他们家就完事了。”这样行不行呢?
答案是行,但还不够完美,因为任何一家第三方广告平台都不能在客户规模和广告利用率上做到最优。
这背后的原因是每一个广告平台在它的流量和客户其实都是有一些偏好的,比如这个平台游戏客户多,接入的游戏应用也多,那么它就可能将游戏广告优化得更好一些,而对于其他行业广告它的优化得可能就没有那么好;还有一些平台可能只擅长做激励视频,那其他形式的广告它的变现效率可能就低一些;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同时引入多个广告平台,这样能有效提升广告单价同时也能提升流量的售卖率。
那么问题来了——引入多个平台应该如何控制不同平台的优先级呢?是A平台放在前面还是B平台放在前面呢?
这就是咱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三、为什么广告聚合平台是一种高性价比的变现方式?上面我们讨论了同时接入不同广告平台是一种变现的占优策略,而在实践过程中,引入多家广告平台本身在技术层面是有成本的。
每一个平台的广告样式、接口、规范都不一样,接入多家在理论上就需要进行多次开发,同时还需要在同一个应用上集成、协调和兼容,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决定不同平台的优先级。
推荐阅读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市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后来者持续涌现!
- 异形红包|微信上线新年隐藏款异形红包封面,可通过朋友圈广告领取
- 广告词|致敬拼多多?淘特频繁抄袭拼多多,是否意味着阿里的创新到头了?
- 产品|百年广告营销大观
- 动效|卡间联动:品牌广告品效双赢的一次成功探索
- 免费|字节跳动加码网文行业,市场竞争或将白热化
- 广告|深度|互联网广告的葬礼
- 广告|微软广告现已覆盖超过全球 10 亿人
- 360|360:将进一步完善弹窗广告生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