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人口加上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带来丰富的流量红利,又拥有优越地理位置的东南亚利于对外贸易和发展交流,能够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当更多产业发展起来,在数字经济的催动下,相应的对云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大,进一步打开云服务的市场。
但是从东南亚当地的云服务市场来看,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形成较为稳定格局的中国以及欧美市场来说,东南亚还是一片蓝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Gartner公司预测,在东南亚地区,由于中小型企业(SME)对云计算的需求增加,预计到2025年,云计算市场收入将达到403.2亿美元。
这也正如野村国际(香港)副总裁Andrew Orchard认为,除了东南亚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其尚未被“充分挖掘”也是众多科技公司所看重的地方。
且东南也地区也对云服务发展积极响应。如2017年10月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拉扎克推出“云优先”战略。印度尼西亚新建数据中心表明业务优先级正在不断变化,促使当地组织采用多云战略。这意味着随着当东南亚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数字化转型之旅,对托管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将会增加。
另外,相较于外国企业而言,作为在2018年人口总数就达6.5亿人的东南亚,拥有可观的人口红利,加上文化相近,有利于一些在国内成功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快速复制。中国的跨境电商和物流阐释着“复制”的成功,如中通快递的加盟模式在东南亚市场的“降维打击”,反映在财报中;2021年中报显示,百世国际在东南亚地区包裹总量达3880万单,同比增长140.7%,其中泰国和越南的包裹量分别同比增长80%、195.5%。这足以给其他前来布局的企业一个成功的借鉴模板。
不过,东南亚地区虽有着众多云服务商发展的优势,但是在国内外云服务厂商在东南亚“掘金”的如火如荼时,我们或许会意识到一个问题——东南亚本土却迟迟没有跑出一家“像样”的云服务企业。
内生孵化慢+外强涌入,东南亚难诞生本土云巨头东南亚的经济近年来虽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对比亚太其他地区和欧美国家,东南亚的经济实力以及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在2018年亚洲云计算协会的云就绪指数中,菲律宾仍然是亚太地区在云采用方面尚未成熟的国家之一。
众所周知,云服务企业作为一个需要技术以及资金等支撑的行业,在前期投入成本高。相关数据显示,UCloud这样典型的创业公司投入20多亿人民币,阿里在2020年4月宣布未来三年将在数据中心等云基础设施领域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280亿美元)。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需要足够的资金“烧钱”换取增长,当投入效益尚未成正比时,初创云计算企业的发展就需更多的资金去填充,发展压力也会更大。
而对整个行业来说,不管是基础技术研发、专业咨询、数据分析挖掘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亦或是兼具专业运营能力、行业动态理解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都储备紧缺。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招聘专业人才也成为一大阻碍,而缺失了专业人才的数据云服务企业在“核心”竞争力较弱,也就少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另外,在东南亚布局外来巨头多且早,有着成功经验和先发优势。中国最早一批进军东南亚的云服务厂商可追溯到2013年,后国内多家企业陆续相继布局,并累积了大量的客户,占了一定的先机。
对当时云服务市场还处于萌芽的东南亚来说,一家初创企业发展会受到一定的牵制。虽其后经济发展起来有更多的资金和机会助推发展,但是外来入驻的云服务商并不会等待它们去摸索成长,而是推动当地云服务市场不断的发展,将大量的资源以及市场份额进行收割,这也就不意外为何东南亚云服务市场难以跑出一头本地巨头。
推荐阅读
- se东南亚:活在电商爆发神话里
- 电商|东南亚电商服务综合SaaS平台“查明熊”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 东南亚地区|2021全球购物应用下载量冠军:创始人来自天津,打造出“东南亚小腾讯”
- 印刷|海盗船致歉:部分产品包装出现生产国家 / 地区印刷错误
- 腾讯控股|继京东之后,腾讯减持冬海集团,被称为东南亚的“腾讯+阿里巴巴”
- 人民币|试点地区居民今日起可用数字人民币点外卖
- 东南亚|数字化黄金时代,东南亚女性都是隐藏的阿尔法
- shopee|出海东南亚,阿里没得选
- 阿里|出海东南亚,阿里没得选
- 课堂笔记|讯飞语记回应多地网络服务异常:系国家反诈骗中心误封禁域名,大部分地区服务已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