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蔡晓民发明“水泥神器”,估值1.2亿,从无人敢用到外国争购( 二 )


第一,时间成本。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粉煤灰和水按照比例混合搅拌生成的,不同的气温条件还需要加入不同种类的化学试剂,到达施工地点后,还要耗费大量时间等待混凝土凝固硬化。而水泥毯铺平后注水即可,并且它的凝固速度非常迅速,常规施工条件下,水泥毯在24小时内就可以达到80?上的硬化强度,不用长时间等待。甚至它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预先定制凝固时间,想要加速或者延迟都可以完成。

神器|蔡晓民发明“水泥神器”,估值1.2亿,从无人敢用到外国争购
文章插图
第二,运输成本。众所周知,出厂后混凝土的运输必须依靠专业的罐车,在运输过程必须不停地搅拌。而水泥毯可以卷起堆叠放置,并且普通货车就可以运输。第三,技术成本。混凝土各种成分的不同比例会导致其最终性状的不同,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经过精确的计算确定数据。而水泥毯铺上就能用,一个普通的施工工人就能上手,对施工质量没有影响。

神器|蔡晓民发明“水泥神器”,估值1.2亿,从无人敢用到外国争购
文章插图
第四,品控成本。相信大家都见到过开裂或者起粉的混凝土墙面或者地面,由于施工条件、气温湿度、水灰比例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凝固硬化产生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水泥毯因为本身就具有防水防渗的特性,甚至还能防火和抗化学腐蚀,并且是纺织纤维一体成型,内部还有三维的纤维骨架,可以有效避免开裂等质量问题。水泥毯是水泥与编制材料互补融合的产物,中和了两种材料原有的缺点,同时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

神器|蔡晓民发明“水泥神器”,估值1.2亿,从无人敢用到外国争购
文章插图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水泥毯是“建筑材料”。它对各种建筑场景都具有高度适应性:作为路面材料,可以防止磨损起粉;运用在石壁隧道,可以有效避免滑坡;用在沟渠管道,可以防水甚至蓄水……可以说完美解决了建筑行业的种种痛点。

神器|蔡晓民发明“水泥神器”,估值1.2亿,从无人敢用到外国争购
文章插图
“无人敢用”的尴尬境地从2013年左右,蔡晓民就开始在水利、公路桥梁和农用灌溉等领域试用实践水泥毯的可行性。在这些实验当中,水泥毯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优秀,平均缩短了约60?工程工期,施工的难度更是大大降低,再复杂的地形和情况,都可以通过裁切完美适配。正在蔡晓民打算投入市场大干一场的时候,他遇到了难题。建筑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财产安全,所以我国的建筑质量管理和检验一直以来都以严格著称。

神器|蔡晓民发明“水泥神器”,估值1.2亿,从无人敢用到外国争购
文章插图
蔡晓民的“水泥神器”是新发明、新材料,虽然实验效果优秀,但是却找不到统一的可量化的标准来考核、审查它。可以说,所有的标准都是蔡晓民通过实践得出的,他就是这个领域目前唯一的标准。并且作为新材料,在施工维护、质量周期等维度,压根找不到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对待这个问题,国家住建部门必须慎之又慎,不可能随随便便就予以通过。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对于大部分企业和单位来说,就算知道水泥毯好用,但是为了避免日后审查、售后等不必要的麻烦,还是选择作壁上观,甚至是避而远之。

神器|蔡晓民发明“水泥神器”,估值1.2亿,从无人敢用到外国争购
文章插图
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蔡晓民虽然一直以来从事的是技术工作,但是却始终有一股冲劲儿。他坚信,“水泥神器”是利国利民的好材料,只是社会还不了解它。既然这样,就要主动走出去,让新产品去拥抱市场和行业。通过一系列的宣讲和路演,蔡晓民拿到了新的投资。他一边继续投入资金优化产品,一边通过多种渠道将“水泥神器”的招牌打出去,只要有客户使用,就能收获良好的口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