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苹果“封杀”正式开始,让小米、阿里、百度都“慌”了( 二 )
文章插图
话说回来,钱财被断,任谁都着急。也有一些厂商想方设法地寻找替代IDFA的方案,比如,北京数字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可信ID”,可为开发者提供推广风控、运营安全类服务,此类ID遵守苹果ATT框架规则,宣称是替代IDFA的方案。国内广告协会在今年也推出了一个CAID(CAA Advertising ID——中国广告协会互联网广告标识),由中国广告协会与信通院,联合科研机构、广告产业链等各方提出,参与者基本囊括了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像小米、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厂商。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CAID算是一个很官方的广告标识,但是网上也有报道说,部分开发者因CAID相关参数采集被App Store下架了。也就说,这个广告标识并没有得到苹果官方的认可,后续广告协会也进行了回应:中国广告协会正在就CAID解决方案与苹果进行积极沟通。至于能不能成?以苹果的态度来看,很悬。苹果是不是为了自己的正义感,一定要和广告业对着干呢?也不是,其实苹果也有一个替代方案,那就是SKAdNetwork(SKAN),声称能够帮助广告商在保持用户隐私的同时进行广告归因。这个方案早在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不过依旧没被广泛使用,因为即便使用了这个方案,用户层级的数据还是难以被获取。苹果对于隐私的看重不言而喻,在官网上,苹果也对于其隐私政策做了大篇幅的描述,苹果把用户数据交还给用户,黑马也是举手赞成。
文章插图
苹果对于隐私的保护,黑马从不怀疑。但这是不是就代表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用苹果了呢?答案是,不一定!
文章插图
根据苹果新的隐私政策,针对iPhone用户的广告商如果购买苹果的广告位,将比通过第三方购买获得更多有关广告表现的数据。这不就明显的双标吗?一方面,苹果限制了其他App跟踪用户数据,另一方面,自己的广告位可以提供更多的用户数据。虽然苹果也给出了理由,一些广告商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绕过苹果的隐私规则来跟踪个人用户。但是这又是裁判,又是选手的,实在有点让人难以信服。而且这也不是苹果第一次利用用户数据扩大自己的广告优势了,在2010年的时候,苹果推出了一个“iAD”的广告平台,可以基于用户位置信息显示跟位置信息相关的广告。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在2016年的时候,因为收益不理想,苹果才关闭了iAD。所以,苹果新的隐私政策,限制了大多数的互联网厂商“耍流氓”,但苹果自己呢?特别是在苹果的营收构成中,手机利润占了大头,在2020年第三季度之时,即便新iPhone还未发布,iPhone的营收占比依旧达到了41%之多。
文章插图
(图源:腾讯科技)而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增长已经放缓甚至在减少,苹果营收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苹果是不是会打起广告的主意呢?
文章插图
(图源:中商产业研究院)这很难说得准。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如果要达到理想的隐私保护,势必要求苹果能够高度自律,甚至像圣人一般。而恰好,库克是一个十分合格且优秀的商人。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