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这个国外的微信粉丝,做了个没有信息流的公众号
最近看到这么一个新闻:
美国一个叫“ Substack ”的订阅平台,付费用户超过了 100 万。
本来差评君觉得这也没啥,但发现它和微信公众号有层奇妙的关系。
Substack 创始人叫 Chris Best,据说他是张小龙的死忠粉,做 Substack 的灵感也是来自微信公众号。
巧的是,当初张小龙做微信的灵感是来自一个叫 Kik 的软件。
这个 Kik 的创始人之一,正好也是 Chris Best。
这波啊,就叫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文章插图
和公众号差不多,当读者在 Substack 上订阅了某作者后,作者更新的文章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过来。
所以 Substack 也被称为美国版的微信公众号。
只不过,这个平台里的一些“ 公众号 ”,是需要付费订阅的。
文章插图
这年头花钱看电影还行,要是花钱看文章,可能不少人还不乐意。
但你别说,人家 Substack 从 2017 年推出,2021 年就有 100 万人愿意付费看文章了。
今天差评君给大伙儿简单分析下,这其中的“ 小秘密 ”。
就好比对胃口的 OnlyFans 主播,大伙儿愿意花钱去订阅。
一个平台有足够优质的作者和文章,自然也有一大波愿意掏钱的读者了。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在这美国公众号里写文章的人,用“ 优质 ”形容都含蓄了。
他们有的是美国历史学家,麻省理工教授,普利策奖获得者,什么《 华尔街日报 》《 xx 时报 》的编辑更是占据了一大部分。
那有的差友可能有个疑问, Substack 凭啥能吸引这些作家入驻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国外传统媒体的编辑,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要没饭吃了。
好比我们都在微博上吃瓜看新闻,老外获取最新的消息,也都是通过推特和脸书。
文章插图
这就意味着,国外新闻媒体的官网是没人逛,报纸也没人买。。
加上疫情发生后不能乱跑,整个新闻行业只能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自然就有了一波嗷嗷待哺的编辑。
这时 Substack 找上门来了。
小老弟这个月没多少工资吧?文章阅读量还不如标题党?又被领导指指点点了?
要不抽空来我们平台写文章?
有人愿意付费看你文章,你就有钱赚。
举个例子,你的订阅费是 10 美元/月,只要 500 个读者订阅你,那你一个月就能赚 4500 美元。( 我们只提取 10% 的点 )
文章插图
看到这有的人可能会说:
我不是傻子,我有实力为什么不自己写博客赚钱,还没人拿抽成。
话是这么说,但据差评君所知,一个人要写博客赚钱可真不简单。
自己搞域名,搞数据分析不说,你能保证写了文章,就一定有人买单吗?
但是加入 Substack ,它可以帮你一条龙服务到位,排版工具、数据分析样样都有。
文章插图
另外只要你实力够强,被 Substack 认可,他们还会提前预付你一年的收入。
比如他觉得差评君不错,等我入驻了,他会先给我 5 万美金,等我有收入了再从里面扣。
要是差评君没收入呢,那这 5 万 Substack 自己认了。
除了能省去成本,保你不亏,Substack 还是关键时刻可以抱住的大腿。
创作者写文章时,偶尔会遇到一些版权流氓,又或者是喷了某个无良企业后,会收到“ 诽谤警告 ”,要求删帖。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不想惹是生非。
推荐阅读
- 大数据|中国电信:今日对大数据行程卡相关设备进行紧急扩容,异常已恢复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熊猫烧香|还记得“熊猫烧香”吗?那制作这个病毒的小哥,现如今怎么样了?
-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家用燃气灶具新国标本月实施,这个功能必须有
- 月活|西瓜视频联合抖音、今日头条发布《中视频2021发展趋势报告》
- 枸杞|拼多多发布“御寒指南”:这个冬天不感冒 万物皆可加绒
- 刘强东|这个城市咋了马云投50亿,华为跟100亿,刘强东跟300亿
- 神器|伪造聊天记录?使用这个神器一键生成微信对话,朋友圈都在用
- 等级|4200万会员、会员收入占98%,这个品牌是如何玩转会员模式的?
- 人民币|试点地区居民今日起可用数字人民币点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