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提供转化科学及临床药理CRO服务,「安渡生物」获超6000万美元B+轮融资


36氪获悉 , 转化科学及临床药理CRO公司安渡生物已完成超过6000万美元B+轮融资 , 由和玉资本(MSA)领投 , 老股东红杉中国、高瓴创投、凯风创投跟投 。 这是安渡生物今年内完成的第二笔融资 。
据悉 , 本轮融资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实施安渡生物全球化发展战略 , 加强以临床药理为特色的转化科学全链条服务体系 , 在全球扩展生物分析为主的实验室服务 , 开拓临床药理试验及早期临床研发业务 。
安渡生物成立于2018年 , 以临床药理为主导驱动新药开发 , 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转化科学全链条服务 , 包括从临床前到早期临床的开发策略和执行 , 帮助生物制药企业“选对剂量、选对靶点、选对病人”, 并结合全球化执行质量标准 , 提升新药研发成功率 。
据悉 , 继今年9月完成B轮融资后 , 安渡生物全球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在中国上海设立分部;在美国加州和马里兰州开始建设新的设施 , 拓展生物分析业务;在比利时林堡省设立欧洲子公司 , 同时与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开展校企合作 , 共建临床药理研究生培训项目;收购美国定量药理公司Ann Arbor Pharmacometrics Group(A2PG) , 深化临床药理服务、迅速扩充专业人才队伍 。
作为安渡生物的特色服务 , 临床药理主要是评价新药对人体的疗效及毒副作用 , 是创新药研发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 贯穿了药物发现后的临床前试验至药物通过临床试验获得批准的全流程 。 据悉 , 在临床药物开发过程中 , 新药入市申报文件里接近50%的药物标签都是临床药理信息 , 需要足够的数据去支持药物在真实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至于公司的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Science)服务 , 则是针对目前许多制药公司在药物开发中经常会遇到化合物即将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却无法展示出药效的尴尬情况 。 据悉 , 转化科学可以将PK、PD数据信息与生物标志物结合起来 , 从而找出化合物的变化之处 , 弥合临床前和临床实验之间的缝隙 , 帮助降低药品研发成本、缓解关键性新药低产出的压力 。
如今 , 政策端也对临床药理服务显现利好 。 在创新研发为主旋律的大背景下 , 国家药监局相继出台《创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与《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技术指导原则》等一系列指南 , 指导药物研究者通过临床药理学进行药物临床开发 。
【36氪首发 | 提供转化科学及临床药理CRO服务,「安渡生物」获超6000万美元B+轮融资】据悉 , 为引导行业和研究者充分理解创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 进一步指导创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总体设计和评价 , 今年8月30日 , CDE还发布了《创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
根据动脉网此前报道 , 除了临床药理 , 安渡生物的另一核心业务还有大分子化合物的生物样本分析及检测 , 即为客户提供包括免疫检测、细胞检测、细胞因子释放、生物标志物表达等在内的数据生成 , 分析及报告 。 今年 , 安渡的生物分析实验室在原有的大分子生物药PK/PD/ADA分析平台的基础上 , 又配置了质谱平台和流式细胞仪平台 , 可为客户提供小分子、ADC、Car-T等药物研发的方法开发验证及样本检测等业务 。
目前 , 安渡现已在全球多地设有运营设施 , 包括美国的加州普莱森顿(Pleasanton CA)、密执根州安娜堡(Ann Arbor MI)、马里兰州德国镇(Germantown MD)、弗吉尼亚州里士满(Richmond VA) , 中国的杭州和上海 , 以及欧洲的比利时林堡省(Limburg Belgium) , 服务客户从初创生物医药企业到跨国药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