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曾设“冬至节” 官府要举行“贺冬”仪式
史书里有大量冬至习俗的记载 , 而现在南方人一般注重于此日建或修墓 。
众多有关冬至的史料 , 也使我豁然开朗 , 那些诸多的习俗 , 原是辅助项目 , “贺冬”才是古代冬至主打节目 。据《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 , 对洛阳周边实地考察后 , 通过“土圭测景”选定了洛邑基址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寻找中国地理中心 , 要义是“树八尺之表 , 夏至日 , 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 , 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 , 在夏至日观测 , 中午的日影是1.5尺 , 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按照周公“土圭测景”定天下之中 , 西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 。于是 , 周朝便把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 , 作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 冬至也就成了“大年初一” 。
由周到秦直至汉武帝前 , “冬至”的岁首地位一直没变 。《汉书》谓:“冬至阳气起 , 君道长 , 故贺……”也就是说 , 历史上最早的“庆祝冬至” , 类似现在庆贺新春佳节 , 也就是“贺岁” 。汉武帝采用夏历后 , 虽把正月与冬至分开 , 但却设置了“冬至节” 。南朝刘宋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曰:“冬至前后 , 君子安身静体 , 百官绝事 , 不听政 , 择吉辰而后省事 。”意思说 , 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 , 官方例行放假 , 军队待命 , 边塞闭关 , 商旅停业;老百姓“贺冬”的方式主要是烧香祭祀、美食相赠、相互走访 , 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汉武帝这么一“改” , “贺岁”就变成了“贺冬” , 且延续了2000多年
【汉武帝曾设“冬至节” 官府要举行“贺冬”仪式】为什么冬至要“贺冬”?古人认为 , 自冬至起 , 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 , 代表了下一个循环开始 。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卷三“天文训”篇谓:“日冬至则斗北中绳 , 阴气极 , 阳气萌 , 故曰冬至为德 。”而阳气不仅是生气 , 也是人身体最好的治病良药 。所以 , 在当时医药、卫生、科学等非常落后的情况下 , 古人祝贺阳气自然回升也是一种科技进步 。
唐、宋、明时期 , 冬至格外注重“贺冬” 。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三“冬至”篇曰:“都人最重一阳(冬至后白天渐长 , 阳气初动 , 故称一阳生) 。贺冬 , 车马皆华整鲜好 , 五鼓已填拥杂遝(行人拥挤)于九街 。妇人小儿 , 服饰华炫 , 往来如云 。岳祠城隍诸庙 , 炷香者尤盛 。”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篇介绍了当时北京的“贺冬”:十一月冬至日 , 文武百官贺冬后 , 连续三天穿戴吉祥服饰 , 具红笺互拜 , 跟过大年一样 。唐、宋皇帝冬至这天还要到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祭祖大典 , 也可以看成是对自然的敬畏 , 对生态的呵护 。
推荐阅读
- 慈禧珍贵遗物次首面世 曾遭孙殿英随手遗弃
- 明王朝一起似曾相识的冤案 都是限时稽凶惹的祸
- 李鸿章孽报应在子孙身上吗?他曾孙竟这样悲惨
- 神雕侠侣中是如何设定霍都这一人物经历的?
- 隋朝政治 隋文帝设立分科考试制度
- 曾经的‘陇南5国’ 平级的陇南曾也有独立政权
- 1900年慈禧西逃山西 曾因吃得不爽逼死县太爷
- 如何客观评价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多尔衮生母被赐死谜团 曾当众勾引努尔哈赤长子
- 古代历史上究竟有多少名人曾经刮骨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