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和张廷玉的关系 张英六尺巷的故事
【张英和张廷玉的关系 张英六尺巷的故事】张英 , 清朝时期人士 , 字敦复 , 汉族人 , 家乡位于安徽桐城 。他是清朝有名的朝廷大臣 , 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清朝大臣张廷玉的父亲 。为官期间 , 张英曾官至文学殿大学士 , 同时兼任礼部尚书一职 , 颇受康熙皇帝的重用 。
张英自幼就颇为好学 , 读书勤奋刻苦 , 颇具才华的他在27岁时考中举人 , 后在康熙六年时高中进士 , 正式踏入仕途 。考取进士后 , 张英被任命为内弘文翰林院庶吉士 , 在庶常馆学习满汉两族的课程 。然而不久 , 张英的父亲去世 , 他只能离京回乡奔丧 。
过了父亲的丧期后 , 张英返回京师 , 仍旧担任庶吉士一职 , 继续学习满汉课程 。之后因被康熙考察时成绩非常突出 , 而被委以编修这一职务 。张英为官期间 , 曾历经多个官职 , 还曾担任过皇太子胤礽的师傅 , 虽曾犯过一些失误 , 但并没有造成什么特别大的后果 , 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宽大处理 。从中可以看出张英自身的政治才能之高 , 以及康熙皇帝对他的重用和信任 。张英在职期间 , 曾被委以编修这一任务 , 因此他曾先后参与编纂修整《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等著作 。
张英为人俭朴 , 热心善良 。一次在他六十大寿时 , 张英的夫人计划雇一个戏班子来唱戏以及摆设酒宴来庆祝他六十大寿 , 在被张英知道这个计划后 , 他坚持拒绝大肆庆祝 , 并且用那笔用于庆祝的钱做成一百件丝绵衣裤 , 救济给路上的穷人 。
张英张廷玉
张英与张廷玉两人是父子关系 , 张英是张廷玉的父亲 。他们父子两人都是历史上颇为有名清朝大臣 , 同在清朝初期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为官数十年 , 为清朝做了不少贡献 。可以说 , 张英与张廷玉两父子是清朝朝廷的一对传奇父子 。
张廷玉作为张英的儿子 , 没有依靠父亲的庇荫 , 凭借自身的能力与努力踏入官场 , 并在之后升官数次 。张廷玉在二十六时本打算参与会试 , 但是那一次的会试总裁官是他的父亲张英 , 于是为了回避 , 他没有参加那次会试 。三年后 , 凭借自己的才能 , 张廷玉考中进士 , 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这一官职 , 之后更是担任过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官职 。
为官期间 , 张廷玉曾为清朝作出不少贡献 。康熙末年 , 朝廷对官吏治理方面较为松懈 , 导致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 , 当时担任吏部左侍郎的张廷玉坚决消除不良风气 , 并严惩贪官污吏 。张廷玉还先后参与《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省方盛典》、《明史》等著作的纂修 。他还提出了建立军机制度和奏章制度 , 不仅提高了清朝朝廷的行政效率 , 对后世的影响也颇为深远 。
历史上对张英和张廷玉两父子的评价都非常高 , 他们皆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良相 , 两人都为官清正廉洁 , 平行端正 , 为清朝做了不少好事 , 对清朝当时稳定政治局势和国家统一 , 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
张英六尺巷
历史上有个关于六尺巷和张英的故事 , 据传 , 张英老家的人与隔壁邻居吴氏发生了关于宅基的争执 , 双方都各执一词 , 连县衙的县官都判断不了哪方正确 , 之后被老家人求救的张英凭借一首诗解决了这个问题 , 争执双方大悟之余先后各让三尺 , 形成了一条六尺的巷子 。
六尺巷位于张英老家安徽桐城 , 全长一百米 , 宽度为两米 , 整条巷道都是由鹅卵石铺就而成的 。六尺巷的南部是宰相府 , 也就是张英老家 , 六尺巷的北部则是张英老家的邻居吴氏宅邸 。
六尺巷之所以出名 , 还是因为六尺巷这个故事 。根据史料记载 , 清朝康熙时期 , 张英老家的人与邻居吴氏一家在宅基方面发生了争执 , 两家都是从祖先那里传下来的基业 , 时间过于久远 , 因此双方都不肯退让一步 , 久久争执不下 。之后双方去县衙打官司 , 但是因为两家都地位显赫 , 县官不敢轻易得罪其中一方 , 因此也下不了决断 。于是张英老家的人就向在京师当官的张英传书救助 。张英在了解其中情况后 , 就写了一首诗送回去 , 诗中将秦始皇和长城的事作为例子 , 劝老家人退让三尺又有何妨 。张英的老家人听了张英的劝说 , 主动退让了三尺 , 对此吴家感动之余也主动让出了三尺 , 于是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宽度为六尺的巷子 。
推荐阅读
- 义和公主简介 唐宣宗女儿义和公主生平介绍
- 铁扇公主和太上老君都有芭蕉扇 有何区别呢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第一次矛盾竟是因为她!
- 和硕柔嘉公主是谁?顺治帝养女和硕柔嘉公主简介
- 殷素素为何要自杀 殷素素和俞岱岩的恩怨
- 叔孙豹和一女人发生了一夜情 引发了一场血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