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次大型交易严格来说已经不能算是清政府与奥匈帝国的交易 , 而是袁世凯与奥匈帝国的交易 , 那是在1895年 , 当时负责练兵的袁世凯意识到 , 兵器装备的不统一不但会影响到日常的训练 , 战时也会出现很多突发情况 。
例如在战斗过程中 , 自己的枪械意外损坏 , 准备使用同伴的枪械却发现不会用 , 结局就会很惨 ,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 袁世凯向奥匈帝国采购了大量的1895步枪 。
袁世凯选择这款枪 , 是因为这款枪在当时的名气很大 , 不仅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 整体重量轻 , 还可以减轻士兵的负担 , 在使用方面也十分容易 , 一个普通士兵在三天内就可以保证一定的稳定射击 , 所以获得了袁世凯的青睐 。
但随后在战斗过程中袁世凯发现 , 这款枪十分容易进入沙子 , 影响枪支的射击 , 便逐步更换为毛瑟步枪 , 但1895步枪依旧大量保存了下来 , 甚至在1906年还能在战场上见到它的影子 。
至于第三次交易 , 其实并不是清政府和奥匈帝国直接交易 , 那时奥匈帝国已经解体 , 大量武器被低价处理 , 清政府看准了这个机会 , 对奥匈帝国的武器进行大量的收购 , 其中最典型的款式就是捷克步枪和Zb26轻机枪 。
虽然这两款枪并没有帮助清政府打赢战争 , 但在后续的一些战斗中 , 这些武器却帮了大忙 , 在抗战初期 , 很多部队都在大量装备这些武器 , 战斗效果非常棒 , 甚至在内战时期 , 还能见到这两款枪的影子 。
其实奥匈帝国的武器技术在当时处在世界前列 , 无论是轻武器还是重武器 , 都保持着超高的水平 , 但因为各种原因 , 清政府并没有与奥匈帝国进行大量交易 , 反而购买了很多英国准备退役的武器 , 这让清政府在战斗中吃了大亏 。
除了常规武器外 , 清政府还向奥匈帝国订购过一艘驱逐舰 , 这艘驱逐舰在当时处在科技水平的前沿 , 战斗力十分彪悍 。
但遗憾的是 , 在这艘驱逐舰建成后 , 清政府已经进入了财政危机 , 经过多次争论 , 最终无奈放弃 , 只能眼看着这艘为清政府造的驱逐舰进入奥匈帝国的海军服役 。
在清政府晚期 , 清政府的纸面实力已经相当耐打 , 劣势并不大 , 可随着经济逐渐衰落和内部的腐败 , 这些武器最终也没有产生最大的战斗力 , 一些聪明人就将这些武器给封存起来 , 等待时机一到 , 立刻就发挥出了他们原本的作用 。
推荐阅读
- 警惕!价格大幅缩水,有人已被套牢
- 村民吵架被涂一嘴屎,愤怒端一盆扣在对方头上,结果被判刑6个月
- 年税高达3万亿元?房产税的出台到底有什么好处?
- 11分钟,10分7板1帽,你很强没错,但真没人尊重,还是请求交易吧
- 炒掉纳什!交易哈登!篮网6连败后岌岌可危,管理层该做决定了?
- 律师分析:“二手房”买卖交易过程中,有哪些常见法律风险?
- 40+12+18全能王?湖人猛龙2换1地震交易,名宿力挺他辅佐詹姆斯!
- 除了扎克伯格, 他以身价250亿美元成为世界历史第2位最年轻富豪。
- 32分+32分+33分+31分!湖人交易目标太猛了!老詹有望迎超级强援
- 金宝:2.2金价进入窄幅整理中,日内06空88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