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贝努小行星的亲密接触,将帮助美国航天局预测未来



与贝努小行星的亲密接触,将帮助美国航天局预测未来


文章图片



与贝努小行星的亲密接触,将帮助美国航天局预测未来


文章图片



与贝努小行星的亲密接触,将帮助美国航天局预测未来


文章图片



与贝努小行星的亲密接触,将帮助美国航天局预测未来


文章图片



与贝努小行星的亲密接触,将帮助美国航天局预测未来


文章图片



与贝努小行星的亲密接触,将帮助美国航天局预测未来


文章图片



与贝努小行星的亲密接触,将帮助美国航天局预测未来


文章图片


简介:漫长等待之后 ,NASA的小行星探测器OSIRIS-REx带着小行星BENNU的样本终于要返回地球了 , 这里介绍了小行星BENNU的基本信息、探测器的任务目标、意义以及关于最近开始的为期两年的返程 。

历时近两年半的相伴后 , 美国航天局的“冥王号”探测器已和小行星“贝努”道别 , 并开启它的返程之旅 。
冥王号探测器预计将于2023年9月抵达地球 , 并将带回珍贵的样本:“贝努”小行星上的一些尘土 。 这些尘土样本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以及地球生命起源的秘密 。

冥王号探测器在飞离“贝努”小行星的轨道前 , 完成了最后一次飞越 。 在最后一次近距离接触中 , 探测器花费5.9小时 , 全方位拍摄了“贝努”小行星 , 比其全转周期还要久一些 。 此次拍摄距离仅离行星表面2.1英里(3.5千米) , 是开展样本采集任务以来距离“贝努”最近的一次 。

艾米.西蒙是美国航天局戈达德宇宙飞行中心的行星科学家 。 她向inverse杂志解释道 , 此次飞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后一次观测样本采集点 。
“当我们采集样本后离开时 , 会产生很多的碎片和灰尘 , 导致我们无法看清楚行星表面 , ”西蒙告诉inverse杂志 。 “最后一次飞越主要是为了能够了解清楚样本采集点有没有发生变化 , 比如我们是否留下了弹坑 , 或者是否存在之前未曾探测到的新成分 。 ”

在最后一次飞越任务中 , 冥王号收集了4GB的数据 。 然而 , 科学家最早也需等到4月13日才能接收到冥王星发送回地球的数据 , 在此之前 , 只能等待 。
冥王号探测器通过深空网络与地球上的地面控制中心保持通讯 , 这一网络也是美国航天局实施包括“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在内的一系列太空任务所采用的通信系统 。 “冥王号”探测器每天用4到6小时的时间下载数据 , 并以每秒412千比特(约每小时186兆字节)的速度传回 , 因此 , 科学家需要等好几天才能接收到“冥王号”探测器传送回的最新数据 。

1.此次任务的背景
自2018年12月 , “冥王号”探测器绕“贝努”行星轨道运行 。 它的任务主要是获取这一古老行星的样本 , 并带回地球以供分析 。 2020年10月20日 , 探测器成功着陆行星表面 , 并通过连续起飞的样本采集机制 , 借助机器手臂抓取了岩石样本——这一过程有一点像真空吸尘器吸取“贝努”行星上的松散物质 。
2.关于“贝努”行星 , 我们有何收获?
在“冥王号”探测器带着样本返程之前 , 它已经为科学家提供了大量关于“贝努”行星以及其他与地球近距离接触的行星的新见解 。

西蒙表示:“事实上 , 我们已经在此次任务中收获了很多 。 除了众所周知的样本采集任务 , 我们还完成了两个主要目标 。 ”
本次任务的目标之一是 , 测算出这一行星与太阳相互作用时 , 其轨道将会有多大的变化 , 以及分析行星的成分构成 。
西蒙承认 , 当“冥王号”探测器抵达“贝努”行星时 , 这颗行星已经比任务团队此前预测的位置移动了185千米 。

“它的轨道一直在变化 , 这一点非常有趣 。 这一信息也对我们理解此类近地行星将会如何影响地球非常重要 。 ”西蒙说 。
根据探测器的观测数据 , 团队判断这一行星的自转速度正在以每百年1秒的节奏逐渐加快 。 虽然 , 这听上去无足轻重 , 但是 , 这表明“贝努”行星只是一个由灰尘和岩石构成 , 在引力作用下聚集起来的“橡胶堆” , 而不是实体 。

推荐阅读